第五百三十六章 水很深

《華國之聲》一周錄制一期,九月份會錄制四期,通過總局的審查後將在地方衛視播出。

目前有意向的電視台包括滬城衛視和浙省衛視,沿海的花城衛視詢問過價格,興趣不大。

花城是國內流行音樂早期的發源地,如今京城的流行音樂興起,大批歌手回到京城發展,讓花城的風光不再。

而且,花城更為流行粵語歌曲。

滬城衛視想把《華國之聲》這档節目放在滬城舉辦,以此促進滬城本地流行音樂的發展。

浙省衛視沒有過多的要求,他們更看重價格和質量,要看過節目內容才能確定是否購買。

還有些電視台處在觀望的狀態,想觀察這類音樂選秀類節目有沒有市場前景。

如果《華國之聲》受到觀眾的歡迎,他們就會跟風制作類似的節目,國內的單位版權意識不足,跟風是很正常的現象。

他們擔心讓一群沒有名氣的草根歌手做主角能不能被觀眾接受。

國內的綜藝節目一直傾向於邀請明星大腕參與,很少讓普通人做主角。

這很好理解,明星身上帶有光環,觀眾喜歡看,普通人身上沒有亮點,無法吸引觀眾,讓普通人做主角無疑是一種冒險。

《華國之聲》這档節目采用明星和普通人互動的模式。

既照顧到了那些想看明星的觀眾,又讓不知名的草根歌手有了展現自己的舞台。

其中明星和草根歌手的互動是一大亮點,尤其是明星導師搶學員的環節。

節目組找來的四位明星導師在圈子裏不算頂尖,頂尖的歌星出場費太貴,對這档新節目沒什麽興趣,架子大難伺候。

林子軒要找那種有一定名氣,沒什麽架子,具有娛樂精神的歌星。

綜藝節目說到底需要有娛樂的精神,能玩得開,要不然節目就沒有意思了。

在錄制節目之前,不僅要對參賽者進行培訓,也要和明星導師們講清楚,怎麽樣才好玩。

既然拿了出場費,就要為節目做出貢獻。

慕姍姍是節目的主持人,用她的影響力能夠提升節目的知名度,不過到了第二季就會換一位主持人,她將逐漸轉向幕後。

如今除了《姍姍訪談錄》外,慕姍姍基本上不主持其他的節目。

以後慕姍姍會把主要精力放在節目的制作上,把主持當成一種副業。

五十多名參賽者分成六期節目錄制,每一期大概是十名參賽者,從中選出十六名選手,淘汰率超過百分之六十。

競爭尤為激烈。

節目組需要控制參賽選手的人數,才好安排後續學員對決的場次,除非是那種非常有特色的歌手,能夠帶給觀眾驚艷的感覺,才會破例。

這是一場歌唱比賽,同時也是一档綜藝節目,要考慮到節目的效果。

黃勃被分到第三期錄制,為此他準備了一個月的時間,排練了一首抒情歌曲。

他的嗓音雖然沒有太大的特色,不過唱功不錯,一首抒情歌曲給他唱出了些許的滄桑感,讓一位明星導師轉了椅子,順利成為了一名學員。

林子軒在後台看了黃勃的表演,黃勃在所有參賽者中不具有太大的優勢。

有可能在前面幾輪就會被淘汰,看來歌手這條路真的不適合他。

有人追尋夢想最終成功了,那是一個勵志故事,但大多數人會以失敗而告終。

失敗不是人生的終點,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或許換一個方向,就能獲得成功。

黃勃一直追尋音樂的夢想,為此耗費了十年光陰,到了現在還是在歌廳駐唱,這也許說明他應該換一個夢想了。

把音樂的夢想藏在心裏,重新上路,追尋新的夢想。

林子軒敬佩那些堅持到底的人,可有時候也要變通一下,這就看每個人自己的選擇了。

“等那個叫黃勃的歌手被淘汰的時候讓他來見我。”林子軒對節目組的人叮囑道。

如果黃勃開掛了,運氣逆天,一路沖到了最後,成為總冠軍,和音樂公司簽約,出專輯,實現了自己的音樂夢想。

那林子軒也不會故意阻攔,他過來就是為了看看黃勃這個人。

除此之外,對於那五位音樂公司安排進來的女孩子,通過這三期的節目淘汰下去三位,只留下兩位成為明星導師的學員。

這是對音樂公司的反制措施。

節目組才是《華國之聲》這档節目的主導者,只要和明星導師商量好,想淘汰誰非常的方便,留下兩位是不想和音樂公司撕破臉面。

這麽做對那三位被淘汰的女孩子公平麽?

當然不公平,她們只是節目組和音樂公司之間博弈的犧牲品,但這就是現實。

林子軒不是那種要求絕對公平的人,只要能創造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就行了。

黃勃回到租住的房子裏,他成為了明星導師的學員,卻沒有太過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