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趨勢

劉滔來京城半個月了,仍然沒有接到《白蛇傳》劇組的通知。

從最初的驚喜到後來的忐忑,演變成如今的焦慮不安,等待的滋味一言難盡。

作為一名新人演員,爭取一部大制作的女主角,難免患得患失。

等她成名後,再去爭取角色,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她會直接打電話給導演和投資商詢問結果,或者動用手裏的資源和其他女星搶角色,而不是這麽幹等著。

新人處在弱勢的地位,底氣不足。

如果不是小葉一直和她有聯系,劉滔都打算放棄,到其他劇組試鏡了。

再不濟,還可以去拍廣告。

她拍過不少廣告片,雖說沒有國際大品牌,但在粵省的廣告圈有一定的名氣。

在小葉的介紹下,劉滔從酒店搬到了一處價格適中的公寓,她做好了長期北漂的準備,既然來了京城,就沒打算回去。

前幾天,小葉負責的那部兒童劇殺青,和她聯絡的次數增多。

每次會帶給她最新的消息,什麽導演對劇本不滿意啊,和制片人鬧矛盾啊,一位有名氣的男演員開出的片酬太高啊。

劉滔從中感受到一部大制作劇集在籌備時的不易。

國內的電視劇市場火爆,出名的演員開價都很高。

比如前段時間有個新聞,張紀鐘籌拍一部武俠劇,邀請章子貽出演,四十集的長度,片酬是兩百萬。

相當於一集五萬,遠超此時章子貽的身價。

這叫做溢價。

為什麽找章子貽,因為張藝謀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拿了獎,章子貽在國外受到歡迎,尤其是歐洲和日本。

女星一旦在國外出名,在國內就會受到追捧。

面對兩百萬的片酬,章子貽很是心動,她之前拍張藝謀的電影只拿了十幾萬。

她打電話向張藝謀討主意,要不要接這部電視劇,張藝謀把她罵了一通,讓她不要為了錢去演電視劇。

在大導演眼裏,電視劇沒有技術含量,好演員都避免演電視劇。

演電視劇說明你對自己的要求降低了,再去演電影就找不到那種精細的感覺。

不過,這只是特例,張藝謀有資本這麽說。

可在電影市場慘淡,電視劇火爆的背景下,堅持不演電視劇的演員沒有幾個。

說到底,還是拍電視劇賺錢,導致演員的片酬飛漲。

關鍵是他們真的敢要,一個男主角開口就是上百萬。

好夢公司同樣如此,對內對外是兩個價格,演員拍自己公司的戲是一個價,拍其他公司的戲是另一個價。

兩者最高相差一倍,這是行業內的普遍現象。

林子軒不這麽做,其他影視公司照樣這麽做,市場發展到了這個份上,資本大量流入,泡沫就此形成。

影視行業的發展和國內經濟保持一致,只要經濟高速發展,泡沫會越來越大。

除非使用行政手段制約,否則單憑一己之力無法扭轉這種局面。

這是大趨勢。

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順應潮流,如果林子軒把自己公司的演員片酬定低了,演員肯定不幹,誰不想多賺點錢啊。

給自己公司拍戲少賺點無所謂,畢竟是公司的資源,能拿到好角色。

給其他公司拍戲不用那麽講究,沒人會嫌錢多。

對《白蛇傳》這部戲,林子軒準備啟用片酬低的新人,把資金用在拍攝和特效上,演員的演技只要過得去就行。

好夢公司暫時沒有自己做特效的能力,需要和其他特效公司合作。

招收一批計算機和美術專業的人員,讓他們邊做邊學,就當是交學費了。

《白蛇傳》的導演想用有名氣和演技的演員。

這個想法沒有錯,只是不太適合這個類型的電視劇,在林子軒看來,應該把這類劇集定位為古裝神話偶像劇。

特點是演員的顏值高,畫面唯美,特效逼真。

說白了,怎麽養眼怎麽來,符合年輕觀眾的口味。

比如《新白娘子傳奇》裏法海是個老和尚,這個不行,要找青年演員來演。

不需要展現法海慈眉善目的一面,更多展現法海降妖除魔,剛毅果敢的一面。

還有妖怪的造型和各種鬥法場面,越新奇越好。

“不管怎麽拍,觀眾都不認為這一版能超過舊版,我覺得不用和舊版比較,應該想辦法創新。”林子軒敘說道,“怎麽創新呢,一個是畫面,咱們到各地拍外景,保證畫面美輪美奐,再有就是特效,爭取做出電影中才有的大場面。”

“那麽藝術性呢?”導演反問道,“這麽拍好看是好看了,可成不了經典。”

“能不能成為經典要到以後才會知道,現在要做的是創新的工作。”林子軒回應道,“一部劇要有自身的定位,這部劇的定位是開創一種新的形式,為以後的神話劇做一個樣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