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高清

林子軒和妹妹說了這件事,讓她暫停手裏的工作,進入張藝謀的制作團隊,拍攝申奧的電視片。

除了為申奧做一份貢獻,也是一次難得的經驗積累。

張藝謀選擇的都是國內影視圈的頂尖人才,可能不被外界熟知,卻分量十足。

觀眾看一部片子,最關注的是演員,其次是導演。

至於幕後工作人員,只有圈內人才會注意到,像攝像師、燈光師、美工師和道具師等等,這些人是影片制作的中堅力量。

馮小剛當初在劇組做美工的時候,沒人認識他是誰,成為導演後才出名。

在人群裏,大家總是注意光鮮亮麗的那個,忽視平凡普通的那個。

媒體在宣傳上會誇大演員的作用,客觀的說,一部電影的成功演員只占百分之三十的功勞,制作團隊占百分之三十。

影視公司的宣傳發行占百分之三十。

剩下的百分之十是運氣,沒有運氣影片同樣難以成功。

這是對一般影片而言,大導演執導的電影,導演自然會成為焦點。

那些頂尖的幕後人員是各大影視公司招攬的目標,林曉玲與這樣的制作團隊合作能起到互相促進的作用。

五分鐘的電視片雖然短,但其中的某些創意和鏡頭不亞於一部大制作。

從技術層面講,這部電視片將全部采用高清攝像機拍攝,不僅可以快速捕捉畫面,還能呈現出畫面的美感,給人視覺上的沖擊。

高清攝像機是這幾年出現的新技術,發展很快,受到專業人士的歡迎。

尤其是在紀錄片領域。

它或許還做不到纖毫畢現的程度,卻能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變化,比如花開的瞬間,人臉部的微表情等等。

把高清攝像機用在紀錄片上,將是一場行業內的革新。

林子軒想到了一部講述美食的紀錄片,正是用高清攝像機拍攝。

姍姍文化旗下有一档叫做《美麗華國》的旅遊節目,主要在國內四處尋找美景和美食,以及當地的人文景觀和風土人情。

這档節目只是籠統介紹,走馬觀花,讓海內外的華人觀眾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由此培養了一支制作紀錄片的團隊。

林子軒想讓這支團隊用高清攝像機拍攝國內的美食,叫做《舌尖上的華國》。

與大多數美食節目在廚房制作不同,這档節目會走遍大江南北,尋找那些或平常或稀有的各類美食。

把美食的生長環境、制作過程和烹飪手法完整的攝錄下來。

重點放在美食與人,以及社會的關系上,從新的視角看待美食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向世界展現華國的美食文化。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林子軒不清楚目前的高清攝像機能不能達到他期望的效果。

在這個手機還不具備拍照功能的時代,不能對攝像技術抱有太高的要求。

不過,既然張藝謀準備用高清攝像機拍電視片,說明他應該做過嘗試。

林子軒打算讓公司購買一台高清攝像機拍一段畫面看看效果,如果可行,就把這個項目籌備起來。

高清攝像機的價格不菲,一部專業級的機器要好幾十萬。

這部《舌尖上的華國》大概需要投資一千萬,用來購買設備和實地拍攝。

這是一部可以制作成一個系列的紀錄片,機器設備不會浪費。

而且,想把一種美食的形成過程拍出來需要大量的時間觀察,不能著急。

紀錄片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和時間相關的影像,有些紀錄片要花費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這是一場和時間的競賽,比拼的是耐力。

再說在京城上空的航拍,這種機會非常難得。

在國內一次全城航拍的花費大概要五十萬,這是用直升機的價格,用熱氣球的話會便宜些,最便宜的是用遙控飛機。

但遙控飛機拍出來的畫面不夠穩定,不適合這種高質量的電視片。

由於航拍的成本太高,各大電視台要使用這類鏡頭會采用外購的方式,拿錢購買航拍的鏡頭,剪輯到節目之中。

所以,觀眾在電視上看到城市全景的畫面感覺似曾相識。

其實,那是同一個鏡頭,只是在不同的節目中反復出現。

這次申奧的電視片將全方位的展現京城的各個方面,吃穿住行,民俗和旅遊。

快速行駛的地鐵,起降的飛機,自行車比賽等等。

林曉玲以往執導的多是劇情片,以室內戲為主,拍攝大場面的機會很少。

執導《渴望》續集那會是剛好碰到了新世紀的慶祝活動,不是劇組的安排,那個沒辦法安排,上哪兒找那麽多群眾演員啊。

就是把當時的場景拍下來,感覺特別真實。

申奧的電視片不同,光真實不行,還要讓人震撼,那只能是一遍遍的拍,直到拍到最滿意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