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報道

林子軒不像徐靜蕾有那麽多感慨,他覺得這是順理成章的事兒。

他沒有那種我捧紅你,你就要為我賣命的思想,那是封建家長。

在舊社會或許行得通,現在都是新世紀了,講究的是合作共贏。

他讓徐靜蕾自主選擇,有人情的成分在裏面,也是因為徐靜蕾如今有了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選擇。

像鞏俐那樣走國際化路線,最好是和好萊塢的經紀公司簽約。

這不影響徐靜蕾和好夢公司的關系,好萊塢的經紀公司將負責徐靜蕾在北美地區的演藝工作,包括接戲和廣告等等。

同樣,他們會從中抽取提成。

通過《臥虎藏龍》成名後,徐靜蕾在好萊塢的片酬能拿到八十到一百萬美金。

這和李連節一千萬美金的片酬無法相比,不過和鞏俐相差不多。

如果徐靜蕾想朝著其他方面發展,比如成為導演,林子軒同樣支持。

以俞飛鴻為例,她看到一部心動的小說,推薦給了林子軒,想拍成電影。

林子軒看了看,小眾的文藝題材,賠錢的可能性極大,即便以俞飛鴻目前的影響力,也不能改變國內觀眾的觀影興趣。

鞏俐拍的片子照樣會賠錢,這是由市場決定的。

但林子軒沒有拒絕,而是讓她繼續打磨劇本,做好充足的準備。

就算賠錢,也能賠的少一點。

他支持旗下演員的各種想法,多方面發展,不過是在他們成名之後。

對於那些還沒成名的演員,安心的拍戲才是正途。

所謂演而優則導,這說明你在一個行業成功了才有資本進入另一個行業,否則可能兩邊都做不好。

從另一個方面講,如果一味地讓演員拍戲,不注重演員的自身需求,可能導致雙方的關系出現裂痕。

這種事情並不少見,還有對簿公堂的案例。

林子軒想讓好夢公司保有一點人情味,即便真的離開,也是好聚好散。

俞飛鴻和徐靜蕾還好,心性比較淡然,對利益看得不重。

有些演員出名後想自立門戶,成立影視公司或者自己的工作室,這無可厚非,誰都想自己做主,賺得多一點。

只要沒有什麽矛盾,林子軒同樣支持。

他反感的是那種離開公司後不懂得感恩,和公司反目的人。

所以,在簽約演員和招收員工的時候,他更看重品性。

就算再有才能,如果品性不佳,林子軒也不會招進公司,這是原則。

飛機降落,好夢公司一行人走出機場。

由於在金鶯節期間,機場有大批記者和粉絲蹲守,俞飛鴻和徐靜蕾是這次電視節邀請的主要嘉賓,成為記者關注的對象。

他們剛出機場就被記者圍了上來。

好夢公司的工作人員對這種陣勢相當熟悉,從容應對。

不能太過冷漠,要回答記者幾個問題,也不能停留太久,影響機場正常運營。

在機場安保人員的配合下,好夢公司的演員接受記者的拍照和采訪。

十分鐘後乘坐金鶯節組委會派來的車輛離開。

作為國內影視圈的重量級人物之一,林子軒在金鶯節上的活動不少。

這是一個交流的平台,主辦方安排影視公司的老總們暢談電視行業的發展。

還有湘南衛視的一個訪談,以及出席自己公司電視劇的宣傳工作,最後是參加金鶯獎的頒獎典禮。

在酒店休息一晚,林子軒沒想到自己上了一家湘南本地報紙娛樂版的頭條。

頭條的內容來自於一張照片,好夢公司的人從機場走出來。

照片上,林子軒穿了件黑色風衣走在前面,身邊是俞飛鴻和徐靜蕾,身後是公司的其他明星,兩邊是公司的工作人員。

這麽一大幫明星一起出來,的確很有看頭。

然而,照片的焦點沒有對準明星,而是對準了林子軒,突出了林子軒在其中的地位,把其他明星放在了陪襯的位置。

不得不說,攝影師選取的角度很好,讓林子軒看起來有一種眾星捧月的氣勢。

這篇報道的名字叫做《林子軒的影視王國》,重點介紹了好夢公司和林子軒的發展軌跡,認為好夢公司已經有了國際化的雛形。

報道列舉了一些材料。

好夢公司在演員方面擁有包括葛優、俞飛鴻和徐靜蕾這樣的國際影星,還有眾多國內的一線演員。

在導演上有馮小剛和林曉玲這樣的大導演,還培養了一批青年導演。

好夢公司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和好萊塢電影公司合作,這一切都表明這家公司正在走向國際化。

林子軒正是這家公司的帶頭人。

可以說,一個圍繞著林子軒的影視王國正在形成。

整篇報道言過其實,過於想當然。

報紙在照片旁邊還加上了備注,用了“王者風範”四個字來形容林子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