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濤篇 第一章(第2/4頁)

賈老四被馬濤的這把錚錚鐵骨折服了,不光賈玉弟賈老四,所有在場之人都被滅了氣焰,再沒有搶尖兒、拔橫兒的人物出現。馬濤此時一舉那只血乎流爛的左手,在人群裏轉了一圈:“哥們兒弟兄們!今兒個怎麽說?事兒有事兒在,我城裏馬濤在此現眼了,怎麽著?還有看不過去眼的嗎?弟弟我還有一只右手哪,還有想留下的嗎?如果沒有別人上前了,那哥兒幾個我這只手怎麽說?”賈老四急忙應答:“兄弟,沒說的,沒說的,既然小老弟你那麽有腰兒,在場的也沒人,都佩服你這樣的,你老哥我是勤儉橋橋頭賈老四,今兒個事兒在這呢,弟弟你也甭客氣,有嘛想法你就說,你老哥我給你托屜,三防院先看傷,日後我必有一份心意奉上,以後紅橋一帶你就常來常往,一路綠燈,再敢有擋道的老弟你提一句我賈老四應該管用,倒是以後你老哥我要是哪天叨擾到了城裏,還望兄弟你不記前仇啊,至少也不會鑿你老哥哥吧?”馬濤一歪腦袋臉上掛著燦燦的微笑:“哎!來日方長,我就高攀了喊聲大哥,大哥您看我今兒個是怎麽個走法兒?是橫著走,還是豎著走?”賈老四立馬給了馬濤答復:“弟弟,一聽你這回話,你就是道兒上的人,還怎麽走?這要是擱以前,你哥哥我八擡大轎擡你走,現在不然了,咱沒有八擡大轎了,但你老哥我也不會虧了你!”賈老四一回頭喊了一聲:“金強!把你的車開來,先把我弟拉醫院去。”又轉著圈跟他那些兄弟們說,“哥兒幾個給讓開一條大道,我城裏的老兄弟今兒個在咱這兒掛彩了,真心的沒瓢,夠杠兒,你們哥兒幾個誰也別往後靠,有一位是一位,都掏錢先給我兄弟看傷去,再有什麽場面上的事兒我另外再告訴你們,甭你媽都幹瞪眼兒啦,掏錢吧!”大家紛紛解囊籌錢,不消片刻,金強開來了一輛上海轎兒,賈老四親自給馬濤開了車門兒,倆人一前一後上車,去到三防院,該怎麽看傷怎麽看傷。此後馬濤便在紅橋丁字沽一帶,有了自己的一片勢力範圍和人脈。這次是馬濤獨自打拼出紅橋一帶的“領土”,下邊咱還得說,馬濤從三條石一路滴血殺至河北西下窪,搏命幫事兒後自己扛下所有禍端,在紅橋與河北交界一帶留下的傳奇,正所謂“盛名之下無虛士,揚名立萬趁當時”!

2

話說我小時候那陣兒,北大關河的兩岸,有一種幾乎每條河上都有的現象,就是河兩岸的小孩兒彼此叫號尋釁,隔著河互扔磚頭,或者隔岸叫罵。夏天的時候都去河裏遊泳,河岸這邊的遊到河對岸了,你可千萬別上岸上嘚瑟去,嘚瑟的後果肯定是讓河對面的一頓狂砸。要麽就是對岸知道你不是河這邊的,不等你到岸邊上,已經一通磚頭、瓦片、石頭子兒、膠泥瓣兒地把你砸回去。這原本一般都是小孩兒之間的一種遊戲,無傷大雅,天邊飄來五個字兒——那都不叫事,明白一點的人都不會因為這個翻臉。可還就是有那麽個渾不懍的貨,因為這種孩子間屁大的小事兒護犢子,從而鬧出了一場血案。引發這場事兒的渾蛋家長叫“老古董”,按咱老天津方言講,這“古”念二聲,“懂”念輕聲。老古董自己家裏一直條件不太好,家住在河北大街好像叫作“葷油鋪胡同”,時間太久我已經記不太清了,反正是個什麽“鋪”的胡同。老古董因為家裏條件不好,年過四十才煩門托竅找了一位滄州農業戶口的女人得以成家。一年後老來得子,奉若掌上明珠。老古董兩口子原本就沒什麽文化,處世為人一切以自己的主觀意念為出發點,遇事兒的處理方法完全出於本能,根本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及後果,對自己的孩子更是寵愛有加,把孩子喂得是肥頭大耳、腦滿腸肥!

老古董的兒子因家裏溺愛,所以在他周圍的孩子當中也是說一不二,相當驕橫。這一天,老古董的兒子又領著一群和他一塊兒玩的孩子,到河邊洗澡遊泳。河的對岸是馬濤的弟弟,在水裏正泡著呢。馬濤家裏哥兒四個,他行大,在他和他弟弟之間,還有兩個妹妹,所以馬濤與他弟弟之間年齡跨度較大。那時馬濤的弟弟應該是十四五歲,也是因為他弟弟比他小得太多,因此馬濤對他弟弟也是相當疼愛。馬濤的弟弟叫馬忠,馬忠當時在河裏遊得正歡實,不料老古董的兒子帶了幾個小孩來到河對面,依舊是開始隔岸相罵,並開始往河這邊扔磚頭、瓦塊。小孩子原本就沒輕沒重,越罵越上火,越罵越起急。馬忠也不是什麽好小子,他也是一群半大孩子裏的孩子頭兒,正在初出茅廬的時候,天不怕地不怕。兩撥小孩罵來罵去罵急了,馬忠領頭就開始往河對岸遊過去,對面的孩子們也不含糊,在老古董兒子的帶領下水中迎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