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濤篇 第二章(第2/2頁)

馬濤那個年代的所謂“玩兒鬧”,都玩得很規矩,甭管單挑還是群毆,得先看對方到底是怎麽個意思,對方不往外掏出家夥,那這一邊也絕不會使用什麽冷兵器,或是單手對打,或是搗拳摔跤,幾個回合過來,只要是一方喊聲“服了”,另一方即刻收手,講究拳下不打服人。小八在事先沒有講好的情況暗中拔刀,按道兒上的規矩,這已經是輸了。玩兒鬧不是渾蛋,越是大耍兒越得講理。所謂“人以群分、物以類聚”,為什麽老古董和小八在一塊兒混,這就是緣由,都是渾不懍的主兒!

在小八屁股落地的同時,馬濤身後的賈老四禁不住大聲喝彩:“好披掛!”而對方一幹人等見到小八橫飛出去掉在地上,急忙上前圍住他查看情況。小八這一下被馬濤的“窩心肘”頂得不輕,臉色泛白,氣喘不勻。此時從小八帶來的那些人當中走出一位,此人身材高大,得有一米八幾。那時候人們穿的衣服一般都比較寬大,穿著衣服還顯不出什麽,可這哥們兒一站起來把自己的上衣脫掉了,在場的人都不禁驚呼:“好身板兒!”何以見得?只見此人渾身上下幾乎沒有一點兒贅肉,緊緊實實地長在他魁梧的身上,那真是“前八塊,後鬼臉”,長胳膊、長腿,大腳丫子穿四十五號的鞋還得往上!這哥們兒面無表情地一步步向馬濤走來,同時兩手互相地壓著自己的十個手指,一個手指、一個手指地壓得“嘎巴”聲響,這肩頭、這二膀、這胸肌,站在當場,氣勢壓人!

3

老天津衛也有不少練摔跤的,又叫撂跤,撂大跤的,要是從小就練的話,每天抖皮條,走跤架,下腰練逃腿,把下盤練得穩,練得日久天長,長大之後十有八九成了羅圈腿,而且練跤的一般都沒有太高大的身量,重心太高,下盤必然不穩,以軸實的混瓜溜圓的小車軸漢子為最好,所以小八帶來的這位,不是撂大跤的,懂行的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這是練石鎖、練杠子練出來的肌肉,這種練法出來的體型,雖然好看美觀,但是肌肉發死,而且一般來說,身子都不靈活,尤其是腳下無根,沒站過樁的人上身發達,腿肚子卻沒勁兒,就像國外練拳擊的一樣,包括泰森,上身要哪兒有哪兒,但你看那小腿,只要一個側踢一準一個跟頭。

但見此人脫光了膀子,一步三晃走了過來。賈老四趕緊大聲問馬濤:“怎麽著兄弟!頂得過來嗎?需要你老哥出手你盡管說,別硬撐著!”馬濤向後面一擡手,示意不必了。大個子幾步走到馬濤跟前,低頭打量著馬濤,並不言語,只是用眼光充滿敵意地與馬濤對視。其實這貨也是個不開眼看不出眉眼高低的主兒,他根本沒看出來小八是怎麽飛出去的,還想以自己的身高體壯來個大力出奇跡,以一力降十會。只見他突然出手,一把攥住了馬濤的脖領子,又用力將馬濤往外推,然後掄起自己的另一只拳頭,一個並不規範的擺拳砸向馬濤耳輪。出拳又快又狠,帶了一股勁風。馬濤不敢怠慢,雙手手指交叉,往下按住對方抓在他領子上的手,同時低頭用下巴抵住自己的雙手,一個矮身,躲過對方輪過來的擺拳,兩腿弓步向下狠壓。大個子的手腕讓馬濤緊緊壓住了,不由自主地跟著馬濤用力的方向向下彎曲後,嘴裏大叫一聲:“哎喲!”還沒等他明白過來,馬濤的下一個動作就出來了。只見馬濤一擡頭,腦袋頂子直接頂在了對方的下巴上,就像齊達內頂馬特拉齊那樣。大個子讓馬濤頂得失去了重心,整個身子往後仰去,同時手腕子響了一聲,一屁股坐在地上,再看他的這只手,腕子向上打彎,再也回不來了。

大個子沒想到馬濤一招就把他的手腕子掰斷了,怔怔地傻坐在那裏不知所措,直到撕心裂肺的疼痛感由手腕傳遍全身,頭上滲出大顆的汗珠,面色鐵青,在眾人面前不好意思叫疼,只是大口大口直吸涼氣。小八一方連輸兩陣,連傷兩人,如果按照那個年代的玩兒鬧之間約定俗成的規矩,只要小八一方低個頭認栽,這場事兒也就到此為止了,雙方各自撤人,接下來小八把老古董交出來,以後雙方相安無事。那個年代的所謂玩兒鬧,玩的是什麽?是名聲、是人氣、是人緣、是一種征服感,跟錢不錢的沒關系,弄出再大的傷來,胳膊折了折襖袖裏,牙掉了往肚子裏咽,耍的就是這把死簽兒,玩的就是這種造型,一種口口相傳的名聲,一種出類拔萃的優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