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修行(第2/2頁)

趙甲第無奈道:“幫得上就幫,幫不上,我做不來裝大爺的事情,你找別人去。”

李敏爽朗笑道:“有這句話就足夠了,杭州沒白來。”

送走李敏這尊難纏的大菩薩,趙甲第沒有在公司裏逗留,開車沿著梅靈北路轉悠,前兩年這邊還有很多飚車找刺激的富家公子哥,刺耳轟鳴,後來出了那档子轟動全國的醜聞,最近這類浮誇炫富已經將近銷聲匿跡,李檀說當時省公安廳和交通廳的幾個領導都因為應急政策的“不當”差點吃不了兜著走。趙甲第來到錢塘江畔,他還沒有看過錢塘江大潮,其實很多杭州當地人一輩子也都沒看過,人生多半如此,風景越近,往往就不去關心不去看了。子欲養而親不待,不正是如此嗎?趙甲第趴在欄杆上,抽著煙,望著渾濁江面,偶有怎麽看都像馬上要沉入水面的運沙船駛過,趙甲第陷入沉思。說心裏話,初始如果不是李家給出的條件,他如何都不會跟金枝玉葉的李枝錦走到一塊,他和她再熟悉,能比童養媳姐姐熟悉?應該說連蔡言芝和馬尾辮都比不過,少婦裴不去多做假設,他們兩個人不說領小本本,就是公開,都是一場讓無數人偷著樂的災難,馬尾辮還太年輕,蔡姨卻是太智慧了,至於冬草姐,她背負了太多,她不是一株青藤,她就像一株生命力無窮無盡的野草,砍倒擋住她頭頂陽光的金海大樹,竟然更加茁壯,你說她對或者錯都不準確。趙甲第審視周圍一圈,記起了很多人。

趙甲第返回市區,世貿麗晶書桌上擺放著最近才收到很多信,其中39封都是觀音村孩子寄過來的,文筆還是很稚嫩,但每個字都很工整用心,信上說的都是些瑣碎小事,誰作文拿了高分,誰考試第一名,誰書法比賽拿了二等獎,村裏老人誰走了,還有孩子一起抱團打架,還有丁香花開了。趙甲第每次看信和回信也都很認真,還是會寄去孩子們回信時需要的郵票和信封信紙。但書桌上最後一封信,讓趙甲第心情很沉重,是國士師傅陳平安寄過來的,其中夾帶了商雀父親嘔心瀝血著作的《鉤沉》部分手稿,枯黃男人在信上說他要去遼寧海城的一座寺院,算不上修行,只是想去靜靜心。趙甲第知道那裏的僧人一天只在吃一頓飯,穿一身寒酸百衲僧袍,只受食物施舍,雙手不碰銀白物,寺院裏廟香任由香客取用,每年攜帶經書徒步千裏,路遇死難動物都會為之安葬,是真正的苦修,王半斤遊玩名勝古跡無數,說她拍了很多南京大寺和尚倒箱子取錢時的笑臉,拍過泰山碧霞祠道士身穿耐克的樣子,見過所謂得道高人手拿名牌手機出行乘坐寶馬奔馳的“與時俱進”,趙甲第對此沒有發表言論,世間百態,總有不平事無知人,只是對陳平安去的那座貧窮小寺愈發心生敬畏,陳平安的字跡一如既往地中正敦厚,偶有勾畫才會小露崢嶸,記得小時候學字,陳平安拿出自己臨摹的兩幅字,一幅是毛太祖的《沁園春》,筆走龍蛇,一幅老蔣的《空軍訓條》,中規中矩,陳平安說以字觀人可觀七八。趙甲第倒了杯開水,重新看了一遍陳平安的信,末尾男人說天目山可去但不可多去,官場歷練,最有益也最有害,不能丟了初衷。趙甲第默默記在心上。

放下信,趙甲第去床上躺著,一宿都睜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