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做大龍(第2/3頁)

書房裏,談話末尾,黃鶯父親黃建華有些擔憂道:“鶯子是不是對甲第有想法?”

黃書記笑著反問道:“什麽想法?”

黃建華無奈道:“不是冤家不聚頭唄,鶯子才上高一。”

似乎並不在意的黃書記調侃道:“以前鶯子跟樹根走得近,也沒見你這麽杞人憂天。”黃建華搖頭道:“鶯子一直把樹根當哥哥,我看得出來。爸,你看見鶯子以前對哪個男孩這麽針鋒相對?我就怕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心思,哪天再回過神,就什麽都來不及了。”

黃書記指了指兒子,道:“瞎擔心。”

黃建華苦悶道:“爸,你怎麽就這麽篤定鶯子會沒事?”

黃書記笑了笑,說了一句:“青春是一場躲不過的雷雨,淋點雨不是壞事,最多感冒幾天,我們就別自作多情給孩子們撐傘了。我們當時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就準你禍害別人家的閨女,不許別人來禍害你的姑娘啦?”

黃建華被父親這句話給逗笑,心情好轉嘿嘿道:“自己閨女總要護著點的嘛。”

黃書記說道:“行了,這事情我來把關。”

說到趙甲第,自然繞不開千絲萬縷的北京李家,李家老太爺,以及門下幾乎足以自成體系的徐震,這位李家女婿,在浙江這邊掀起的風浪已經淹死無數廳局級高幹,黃書記作為標簽清晰的李家嫡系,這幾年跟徐震明面上一直是堅定盟友關系,可內裏,黃書記對徐震的做法並不十分認同,私下交情泛泛,除了徐震空降浙江初期一年,兩人曾經一起喝茶釣魚幾次,以後就極少碰頭,但一有大動作,兩人還是很默契,始終保持高度一致,外界都心知肚明徐震能有今天如日中天的風景,人事上主要靠兩個人,執掌政法委多年的黃書記和某次戰隊中主動下了投名狀的省委宋秘書長,黃書記退下來後,不出意外就是姓宋的頂上,不再兼任秘書長,而是升任省委排名第二的副書記。宋現在的頭號工作就是跟新上位的李檀擺開楚河漢界你來我往,很是熱鬧,讓省委省政府兩大塊過足了眼癮。說來也巧,小魚小蝦的趙甲第在跟李檀從省四監到西溪濕地後,在島上撞見了這位浙江第一秘,而宋秘書長身邊跟著趙甲第更熟悉的一個男人,從上海調過來的蔡槍,蔡言芝的親弟弟。雙方擦肩而過,沒有任何寒暄言辭,倒是趙甲第和蔡槍這兩位配角眼神有過隱晦交集。趙甲第記性很好,從李檀得知那位中年男人身份後,記起在VOGUE酒吧,姓宋的就在隔壁位置,當時就坐在方菲身邊,趙甲第想著是否能從方菲那邊獲知點什麽,知己知彼,不說勝,起碼不用輸得稀裏糊塗一敗塗地。趙甲第來杭州以後,還沒聯系過蔡槍,看來有必要私下一起喝個茶了。在趙甲第看來,宋之所以那般器重蔡槍,除了蔡本身能力好,相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蔡槍身後的蔡言芝,她能在上海如魚得水,當下甚至敢和陳家面對面叫板,其能量不容置喙,趙甲第甚至靈光閃現,該不會蔡槍有機會跟著宋殺一個回馬槍,重回上海,各自登上一個新台階?或者有沒有可能宋的目標不是省委二號副書記?而是?趙甲第在離島坐船的時候,把這個想法說給李檀,後者盯著趙甲第看了半天,終於冒出一句:你小子開竅了,姓宋的現在火急火燎往北京那邊跑,就是忙著運作這個,他跟我在這邊鬥,都是障眼法。趙甲第當場就嘀咕了一句這幫家夥一個個都成精了。李檀一笑置之,似乎並不忌憚姓宋的。

整個周末,趙甲第都得老老實實呆在老校長家裏開小灶,星期天下午臨行前,吃過素淡晚飯,蔣世根突然把趙甲第喊到書房,神情嚴肅,破天荒跟趙甲第要了一根煙,趙甲第沒敢不給,老校長開門見山道:“我沒去金海當獨立董事,這事兒你知道吧?”

趙甲第點頭道:“聽趙三金說了。”

老校長吐出一個煙圈,緩緩道:“那你知不知道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

趙甲第搖頭道:“沒聽過。”

老校長從桌上抽出一本剪輯本,老人除了有幾十年如一日閱讀定時定量閱讀報刊雜志的習慣,而且還養成了把有用信息剪貼到本子上的習慣,翻到其中一頁,丟給趙甲第,趙甲第接過來一看,看時間,差不多是《人民日報》十二三年前的一篇報道,有關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的簡要說明,老校長輕聲道再往後幾頁都是後幾年的相關報道,篇幅不長,但余味綿長,你慢點看。趙甲第花了二十來分鐘才看完,而老校長一口一口一根一根連著抽了五六根煙,一時間書房煙霧彌漫,趙甲第合上本子,對老校長提到的機構有了個清晰輪廓,這個囊括了央行行長副行長、財政部副主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證監會主席、保監會主席等金融界首腦的委員會對內規格奇高,對外卻極為低調,簡單來說,這個機構職責是綜合分析宏觀經濟形勢的基礎上,對一切有關貨幣政策的事情都要管。老校長掐滅煙頭,輕聲道:“委員會在一零年以前只設置一名專家委員,去年開始設置三名,分別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任期兩年。要成為專家委員,付諸紙面的要求很高,從事金融行業工作10年以上,非國家公務員,不在任何營利性質機構任職,等等,但真實標準更高,甲第,你算我的閉關弟子,你說說看我的長項是什麽,別馬屁,說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