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盜寶(中)(第2/2頁)

天一在冒充快遞員來送木雕時就看好了頭頂這個攝像探頭以及往裏去的另外三個分別在什麽位置,他記下外觀後對這一型號的產品進行了調查。根據這玩意兒的性能以及先前偵查的情況可以斷定,這棟樓內的探頭是固定角度的,不會像外面那些一樣始終處於巡視狀態,得有人控制它們才會轉角度。

這個探頭的覆蓋面很大,天一在電腦裏將這棟樓的大堂精確到厘米建了個虛擬的立體模型,配合攝像機安裝的高度,鏡頭角度和視寬進行過演算,結論是他必須緊緊貼著墻爬才行,手提式冰箱的長度和寬度也是為了在此處作為標尺使用,將其橫在臉前面推進,如果身體探出去,超過了四十厘米,就可能進入攝像鏡頭的邊緣。

天一就像條蟲子一般向前蠕動著,花了五分鐘才轉到了旁邊的一條走廊,到這裏他便輕松多了,可以背靠墻坐下喘口氣。

這幢樓的安保措施其實是很松的,從夜班只設一個不巡邏的門衛就能看得出來。樓裏的攝像機也遠沒有盧浮宮本館裏那麽多,在本館,除了廁所裏,基本上每寸地面都在監視範圍內。但這裏就沒那麽森嚴了,畢竟這棟樓裏沒什麽值錢的藝術品可偷,用於研究的東西在晚上也會放回本館,此處通向本館的唯一一條通道需要虹膜掃描才能通過。

天一不是槍匠,他是個方向感極佳,而且對建築結構十分敏感的人,取下頭套,戴上夜視鏡,他就在漆黑的走廊裏快速行進起來。每到一個陌生的轉角,他都會先用一根非常細的電線導管從墻根那兒探出,看看有沒有攝像探頭存在。這種類似電子“潛望鏡”的產品大約在八十年前還是軍用的,在營救人質或逮捕持械的歹徒時被廣泛運用,特警隊員們在沖入某間屋子以前,會從門縫底下把這個伸進去偵查屋內的大致情況。不過到了二十一世紀末,這東西在很多黑市乃至地攤上都能搞到,受到廣大偷窺狂群體的一致青睞。

當然那是題外話了,總之,天一巧妙地避過了前進路線上的每個攝像探頭,最後他要應付的就是正對著通道門口的那一個了。

此處會有一個攝像頭是在他意料之中的,所以天一也早就想好了應對的方法,他用兩根鐵線加長了一把剪鉗,背靠墻,在不進入鏡頭的情況下,把那個探頭的電線給剪了。

門衛室中的那個門衛很快就發現了眾多監視器鏡頭中有一個變成了一片雪花狀,他湊近看了看,皺起眉頭,放下手上的咖啡和電子閱讀器,從墻上取下一串鑰匙,走出了門衛室。

“隊長嗎,啊,是我,這邊有個鏡頭突然沒畫面了,什麽?啊……不知道啊,我正在過去的路上,可能只是機械故障,我檢查一下再向你匯報。”那門衛拿著對講機和今天當班的警衛隊長說了幾句,另一手舉著手電走向了天一的所在。

當他來到此處時,自然是沒有看到人影,但地上明顯有著什麽東西。門衛不禁警覺起來,他先用手電筒朝四周照了照,又回頭看了看身後的走廊,仿佛自己正置身恐怖片中,隨時會被撲出來的黑影幹掉一樣。他吞了口口水,將手電筒的燈光緩緩移到那東西上。

看到此處各位一定會想,如果地上是坨屎,那就是神作了,可惜,不是。

“什麽玩意兒……”門衛嘀咕了一句,走近幾步,蹲下身去,他看清了,地上的東西居然是一只蝙蝠。

那蝙蝠已經死了,表面也看不出有什麽傷痕,門衛用手指試探著碰了一下,感覺這蝙蝠屍體還有點涼涼的。他疑惑地用手電照了照位於這屍體正上方的攝像探頭,看到了斷掉了電線。

“老鼠咬電線我倒是聽說過……蝙蝠也會這樣?”他撓了撓頭,又拿起對講機呼叫了一次:“隊長,對,是我,我看過了,好像是有只蝙蝠把電線咬斷了,啊,是的,這不是開玩笑,那玩意兒的屍體就在我腳邊,什麽?就不能等明天清潔工來弄嗎?哦,好吧,我把它扔進垃圾桶去,但我可不負責擦地板什麽的。”

門衛一邊自言自語地抱怨,一邊拿出一張紙巾,將那蝙蝠撿起來拿走了。

而此刻,在本館與這棟樓之間的通道走廊裏,天一已把手提式冰箱扔在了腳邊,手上正拿著一個充滿了液體的加粗試管,液體中還泡著一個人的眼球。

天一邁開步子走到了對面的那扇電子門前,他心裏很清楚,打開門以後,自己就會暴露在攝像機前,所以他在夜視鏡外面再次套上了黑色的面罩。

調整了一下呼吸,還像模像樣地做了幾下準備活動,他知道,接下來,才是真正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