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饋贈?妥協?

溫哥華是全球最適宜居住的城市之一,有不少貴族與王族的子嗣定居在此。楓葉郡的人口有限,地域廣袤,也沒有勢力強大的反抗組織染指。因此在亞、歐、非三地的戰爭陸續爆發後,不少權貴都選擇了遷往此地。他們中大多數在全球各處都置有產業,有些本就在溫哥華擁有別墅甚至莊園,而另一些人,也只不過是多簽幾張支票,就能尋得一處不錯的棲身之所。

但就在不久前,這座城市發生了一樁令人不安的疑案。

那就是第三皇子維克多·維特斯托克的離奇死亡。他的死因竟是獨自駕遊艇出遊垂釣時,不慎墜海並溺水身亡,當其屍體被人發現時,皇子殿下顯然已經死透了,徹底的腦死亡,根本不存在搶救過來的可能。

其死狀非常詭異,只能解釋成意外。他的遊艇是熄火狀態,船上也只有他一個人,屍體的整條右腿都纏著一團亂麻似的釣線,維克多肥胖的身體像是條上鉤的大魚一樣被釣竿拖著,這才沒有沉入海底。

事後的調查很迅速,也很徹底。HL直接把警方踢出局,全面接手,但結果卻還是得出了“意外”這樣的結論,因為他們實在是找不出任何謀殺留下的痕跡。哪怕將整艘船一寸一寸地進行分析,核對每一個指紋,甚至每一根能找到的毛發的DNA,都沒能查出半點有用的線索。

假如非要說這不是意外,那麽……至少從證據層面上來講,也只有兩種可能了:第一,三皇子殿下是自殺的;第二,就是所謂的完全犯罪。

這兩種假設即使成立,負責案件調查的小組也面臨著相同的問題,那就是,根本找不到兇手。如果是自殺也就罷了,完全犯罪呢?以當今世界的科技,還有能力者這種群體的存在,一件完美的謀殺案並非不可能實現。但問題是,既然成功實現了完全犯罪,那就意味著兇手的勝利,因為完全犯罪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兇手無法被查出來,或者就算他承認自己殺人,乃至狂妄地說出了犯案手法,你也找不到除口供以外任何可以指控他的證據。

因此,調查小組選擇了“意外”這個結論,其實這並不難選,說“自殺”,就是醜聞,會牽連出很多事情;說“完全犯罪”,那就是承認了兇手的存在,卻無能為力。他們也只剩下一條路了。

於是乎,這幫哥們兒算是栽了,集體降級解散。而溫哥華的總督也跟著倒黴,不過他很識相地主動辭職了,在許多同仁的力諫“挽留”下,最後被上級調往某個二三線城市的市政辦去當辦公室副主任了。

要不說這年頭當官兒也不容易呢。但凡是心狠手黑、有膽有識的,就接幾個毀環境、坑民生的項目,或者弄幾個面子上好看油水又足的大工程,以此搞出點政績,只要在問題暴露以前升遷換個任職地,若幹年後什麽橋塌了、堤崩了、河臭了、人死了,都跟你沒關系。

要是想無為而治,你最好找個算命先生看看風水,可別趕上什麽天災人禍,比如列車出軌啦,高樓大火啦,路面塌陷啦之類的,萬一有哪次死亡人數超過三十五,或者有貴族和王族慘遭不幸,你就自己看著辦吧。

當然了,還有一種更難當的——為人民服務的好幹部,就是連條煙都不敢收的那種,從來不拍領導馬屁,親戚求辦事兒也不幫忙,孩子上的普通學校,老婆連麻將都不會打,情人一個沒有,秘書都請男的。不過這樣當官兒的一般都沒法兒升到總督這種職位,不提也罷。

總而言之,當一個大人物死去時,哪怕找不到人對此負責,也會有人被迫對此負責的。而當一個小人物死去時,就算是踏破鐵鞋,也未必能找個說理的地方。

這世界不該是這樣的,過去也不是這樣的,我不知道,為什麽如今會這樣。

…………

2101年7月13日,楓葉郡,溫哥華。

原本屬於維克多的豪宅中,茶仙正躺在一張搖椅上,閉目養神,聽著一首老歌。

平心而論,那首歌的旋律並不算優美,節奏也很簡單,歌詞中還有三俗成分,非要歸類的話,很像是喜劇片或是惡搞片的插曲。

“我要離家鄉,孤獨去流浪,貧賤之交不可忘,友誼久且長,那裏沒有痛苦,那裏沒有哀傷,獨坐不仿徨,雞犬聲相聞,阡陌通八方,人漸行,家愈遠,莫回首,我欲何往,何處可以得解放?窈窕淑女成行,任我左擁右抱,前路有知己,四海皆故鄉。”

當這種歌從一套價值不菲的豪華音響中播放出來,並單曲循環時,簡直就是在犯罪。

令人費解的是,茶仙最喜歡的歌,就是這首。但凡和他有過些接觸的人,都絕對想不到會有這種事。一般人都會猜測,七皇子殿下應該愛聽交響樂或者文藝範兒十足的情歌吧,又或者是英倫搖滾的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