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後篇 第四章 小診所

小診所位於幾個小區外的十字路口旁,好幾年前這一片還沒發展起來的時候它便在這裏了,這些年城市發展,周圍建起了一棟棟地價高昂的樓房,形成一大片以住家為主的區域,周圍雖然由於刻意的規劃沒有發展成那種嘈雜繁榮的商業街,但各個樓房一樓的門面也都是裝修精美的店鋪,算得上寸土寸金的地盤,十字路口算是真正的黃金地段。小診所占地幾百平,依舊是以平房的姿態立於周圍林立的大廈當中,委實算得上有些招搖的鶴立雞群,當然,或許反過來說會更加貼切一點。

盡管一直都是僅有一層樓的平房,但小診所並不會顯得土氣,幾年前的裝修,它就已經是附近最漂亮的一棟建築了。附近人行道上的樹木已經有些樹齡了,樹冠在夏天會形成漂亮的林蔭,與小診所溶為一體,由紅白相間的馬賽克砌成的矮墻,診所門外的花圃,整個診所的設計並沒有過分的招搖,總體上還是四四方方,只是臨街的一面是透明的落地窗,總是擦得幹幹凈凈的,另一面才是正門,窗戶,墻漆有乳白、橘黃、碧藍三種顏色,給人以活力與開朗的感覺。

小診所與旁邊的植被溶為一體,上方的天台外圍則有一圈透明的玻璃欄杆,這令得這天台更像是一個觀景台,有時候會看見醫生、護士跟他們的朋友在上面吃燒烤,曬太陽之類的。在越來越有“鋼鐵森林”的疏離感的城市間,這個儼如秘密花園一般的小診所原本大概只是追求一種類似於家或者是夏天的感覺,但到得現在,反而是被周圍的環境給愈發孤立起來了。

如果是第一次路過這裏的人們,沒注意診所的招牌之前,大抵會認為這裏是一間咖啡館或者餐廳,又或者是一家高雅的藝術品商店,對於類似這樣的觀感診所的擁有者們在無奈之余,或者還會感到一絲的委屈,當初裝修的時候只是追求自然的感覺,卻因為周圍環境的變化,這份感覺倒是愈發顯得尖銳起來了。而即便注意到診所的招牌,人們的第一印象,多半會將之認定為一間要價高昂的牙科診所,不過這甚至連牙科診所都不是,它只是類似於一些醫生開辦在某些老舊家屬區的小診所,收費比大醫院實惠許多倍,甚至因為坐診的醫生太過年輕,它的口碑甚至也算不上極好。

馬克思在《資本論》裏說:如果有10%的利潤就可以讓人瘋狂,有50%的利潤,讓人不顧一切,有100%的利潤可以令人鋌而走險,有300%的利潤,資本家們就可以踐踏人間一切法律。

占據了路口最好的一塊地的,居然是這樣的一家小診所,好幾年來它自然也受人覬覦,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些地產公司的代表上門,或者是小流氓小混混們上門,不過七八年以來,雖然周圍都在變,診所開著的利潤也一直不高,但它就一直開在這兒,像個頑固的釘子戶。

這幾年周圍的環境越來越好,房價越來越昂貴的時候,真的敢於打上門來的家夥反倒沒有了,不過,懷著其它目的的一些人,倒是從來不曾少過。

時間是晚上八點,街道上的路燈、道路邊商店的霓虹就那樣亮著,道路邊有吃完晚飯出來散步的行人,三三兩兩,附近街道上車輛不多,行駛得大抵都不快,這也算是標準的居民區的感覺了。正在關門的診所前方,穿著西裝看來是成功人士的中年男人正在為約會診所中的護士做最後的努力,一般來說被人拒絕之後他是不會這樣死纏爛打或者說戀戀不舍的,不過在這位名叫月池薰的看來仍舊如同少女一般的日籍護士這裏,類似的情況,卻不是第一次了。

診所開辦的幾年間,最不缺乏的就是各種各樣男性求偶者,有的人比較紳士,送花、約會,水磨工夫一做就是幾個月,有的人比較浪漫,曾經拖來過一車的玫瑰花差點將診所的大門給淹沒掉,有的人比較暴躁,直接叫上兄弟過來威脅對方要與他談戀愛的,有的人比較迂回,特意讓自己患上感冒才過來泡妞的……

老實說,無論是怎樣的追求方式,最終得到的,也只是淡淡而禮貌的拒絕。少女連普通的朋友也不怎麽交的,除了過來看病的病人會溫柔地說幾句話,病情一好,能得到的就只是某些公式化的回答而已。若是示愛,那回答就更加簡單一點:“對不起,我有喜歡的人了。”這句話倒是挺肯定的,也能從她的微笑中看出淡淡的幸福感,若是需要補充,大概便是一句:“我很喜歡他,不想讓他討厭我,謝謝。”這說法多少有些過分的坦白和令人害臊,但她是日本人,也就可以理解了。至於某些人說的“至少我們可以交個朋友”,則一律被無視掉,是個死心眼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