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警惕你的情敵(第2/3頁)

這本任務完成獎勵給的電子書到底是什麽?

從理論分析,到實戰演練,從告白、約會、求婚、疲倦期甚至生兒育女……這本手冊也太詳實了吧?

到底是誰在搞這種惡作劇?

“不,說是惡作劇有點勉強了。看這些卷標題和裏面的小章節,總感覺這本書的作者十分認真。”

紀紗雪否定了自己之前的猜測。

如果說這是個惡作劇的話,那對方的工程量實在是太大了。

光是看章節名和卷名,紀紗雪不知為何就仿佛能夠感受到對方的誠意。

“姑且先不提什麽告白篇、約會篇、見家長篇、求婚篇、怠倦期篇、孕期篇什麽的……”

“至少理論篇和實戰篇這前兩個篇章對於自己現在完成神裔任務,應該還是有些幫助的。”

不僅如此,對方似乎很了解紀紗雪的求知欲與好奇心,特意使用了這些吸引人眼球的標題章節名,讓她現在完全開啟了好奇寶寶模式,恨不得現在就把整本書快速瀏覽一遍。

“利用心理學統計學,來對吳燦進行全方面的剖析,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屬於一種知識。”

如果這也算是知識……紀紗雪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瞬間爆棚起來。

既然如此,那就讓我看看攻略吳燦到底是一門怎麽樣的學問吧。紀紗雪此刻已經變得幹勁滿滿。

反正自己只要不看後面那幾篇,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紀紗雪心想。

自己又不是真的想要攻略吳燦,取長補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單純看看如何利用科學知識來分析一個人就足夠了。

心裏想著,紀紗雪翻開了某個她比較感興趣的小章節——第一卷第二章:鋼鐵直男的形成條件。

其中第三小節的問題一下子吸引了紀紗雪的注意力。

第三小節:【吳燦為何會成為艾德曼合金直男的科學理論分析】

單身狗之神吳燦對於感情方面異常的遲鈍,在心理學上我們將這種現象誕生歸因於“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由鷹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

他進行了一個與狗相關的著名實驗。

起初把狗關在籠子裏,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予電擊,狗關在籠子裏無法逃避電擊,於是只能被動承受。

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予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反而不等電擊襲來就已經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

本來可以主動的逃避電擊,但是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的表現。

與其類似的某個跳蚤實驗也是如此。

跳蚤本可以從玻璃瓶的高度掉出去,但是科學家在瓶口放置了一塊玻璃板,跳蚤每次跳躍都會撞在玻璃板上,久而久之跳蚤便會自動降低高度。

等到許多次跳躍後,即使科學家撤除玻璃板,跳蚤也不會再提升高度,從瓶口中跳出。

1975年這位心理學家塞利格曼采用人類進行類似的實驗,發現人類同樣擁有與狗、跳蚤等動物相同的“習得性無助”。

吳燦之所以會對感情如此遲鈍,根據我的分析,和這種心理現象十分相似。

他在經過無數次嘗試失敗後,通過最簡單的經驗主義,判斷自身在神格副作用的影響下,不可能有人會喜歡自己。

於是乎在這種潛意識的影響下,即使後來出現一些感情方面的異常,吳燦也會下意識的覺得是自己的錯覺,亦或者幹脆本能的無視掉。

如果會錯了意,付出的感情打了水漂,這種失戀的感覺是痛苦的。於是乎為了避免痛苦,所幸封閉起來,不再去關注類似的事情。

這是一種十分正常的人類對於自身心理的保護機制。

就如同一些人在面對重大的精神創傷時,大腦會自動失憶,以此來保護自己的心理不會徹底崩潰。

“習得性無助嗎……這理論分析可真硬核。”

紀紗雪揉了揉太陽穴,輕舒了一口氣。

習得性無助,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強力第三者的介入。

比如第三者將狗拖到門口,讓它意識到牢門已經被打開,亦或者將跳蚤強制提高高度,提醒它神秘的屏障玻璃板已經消除。

換成吳燦的話,大概就是直截了當的和他表明愛意,吳燦是遲鈍,但不是傻子,如果直接告白的話,肯定能夠理解對方的含義。

如此一來由經驗主義構成的“習得性無助”就會自然而然的不攻自破。

不過關鍵就在於,因為單身狗神格或者敗犬神格的影響,能不能成功告白也是個大問題。

如此一來,只要吳燦一日不突破主神,這個惡性循環就似乎很難打破的樣子。

可真要等到突破主神以後再讓對方意識到自己的感情,恐怕到時候連黃花菜都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