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恰同學少年 第四十五節 獼猴桃

東陂鄉是東崮區最南邊的鄉鎮,人口二萬五千多人,道路交通條件也很差,一條獨路抵達東陂鄉政府便不再走,每天早晚兩趟班車也讓鄉裏邊家在縣城裏的幹部眼巴巴只能依靠這種固定的交通方式來是與外界維系溝通。

僅僅是東陂鄉就利用荒山荒坡種植了獼猴桃四百多畝,而在後世的獼猴桃事件中,東陂鄉的近百戶農戶也都成為上訪鬧事兒的主力。

沈子烈是在東崮區委書記梁華陪同下調研東陂和二道埡兩個鄉今年農業生產情況,大春農作物長勢情況喜人,但是糧價的低迷還是讓鄉幹部們情緒低落,糧價下滑意味著老百姓收入增長乏力,而老百姓腰包不鼓也就意味著農業稅和統提款的收取上鄉政府幹部不得不付出更大的力氣,也會遭遇更多的阻力。

“老梁,眼下糧價低迷,區裏和各鄉鎮應該要多考慮調整產業結構,引導農戶發展養殖業等副業,像東崮這邊玉米、紅薯、土豆這一類旱地作物產量不小,應該要積極引導群眾搞生豬養殖和家禽養殖,利用水面發展網箱養魚和流水養魚,這樣可以有效增加農民純收入。”

沈子烈坐在鄉政府有些破敗的會議室裏,兩個吊扇在空中呼呼作響,已經開到了最高档位,四邊窗戶也是大打開,但是暑氣依然逼人。

“另外今年國家經濟發展處於一個調整期,可能我們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受到一定影響,但是我判斷明年經濟形勢會有一定程度好轉,要積極推動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創收增收。”

“沈書記,我們東崮的情況你也知道,各鄉鎮企業狀況都不太好,加上又沒有資源,所以財政薄弱,工業這一塊發展艱難,加上本地民風保守,不願出門,所以要想促使農戶思想觀念轉變非一日之功。”

梁華也是老區委書記,已經在東崮區委書記這個位置上幹了四年多了,對於東崮區各鄉鎮情況了如指掌。

“區裏各鄉鎮黨委政府都有意識的調整思路,像我們區裏的東陂、二道埡和霍山三個鄉都種植了四百到六百畝的獼猴桃,據說這種水果在國外和大城市很風行,價格也能賣得起,今年獼猴桃就要掛果,我們希望借助這個契機來帶動我區多種經營的發展,進一步增加農戶純收入。”

“哦?老梁,你們東崮獼猴桃種植面積有多大,估計今年產量會有多少?”沈子烈心裏微微一動,陸為民曾經提醒過自己在引導各地種植特種水果和蔬菜上一定要遵循市場規律,不能想當然,否則就要付出慘重代價來交“學費”。

這獼猴桃也是新生事物,大家夥兒對這東西都不理解,能不能賣個好價錢,也還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沈書記,這獼猴桃在咱們這邊叫羊桃,原來野生也有,不過那個頭味道的確不怎麽樣,上前年地區大力推廣這玩意兒,縣裏不是選了咱們東崮和白塔兩個區作為試點麽?免費送種苗,地區農業局提供技術指導,那就種唄,咱們東崮這邊這三個鄉鎮東陂規模比較大一點,四百來畝,二道埡和霍山兩個鄉都有兩百多畝,白塔區那邊兩個鄉加起來大概有七百畝左右吧,都該今年掛果,好像聽說去年馬尾那邊也有兩個鄉試種了一些,那就得後年掛果去了。”

梁華是搞農業的副鄉長出身,一步一步從二道埡副鄉長到鄉長,再到東崮當鎮長、書記,最後出任東崮區委書記,也算是在基層打拼了二十幾年的老人了,對於各鄉鎮的農業情況也是爛熟於胸,沈子烈問的這些問題雖然超出了今天沈子烈調研主題,但是他依然應答如流。

“至於產量這個東西我們還真拿不準,地區農業局那幫人說,按照目前種植密度和土壤土質情況,一般說來初次掛果畝產會在二百五十公斤到四百公斤,後面幾年進入掛果盛期,可以達到五百到八百公斤,不過我打了一個折扣,就按畝產兩百公斤計算,咱們東崮這四百來畝,估計產量都得在二十萬公斤左右,咱們南潭全縣產量能達到三十五萬公斤左右。”

“你們東崮就能有二十萬公斤?全縣三十五萬公斤?”沈子烈吃了一驚,說實話這獼猴桃他的確也聽說過,但是即便是在省城昌州,這玩意兒也並不多見,也就是說現在老百姓接受度有多高還是一個未知數,現在一下子就有三十多萬公斤的產量,這誰來消費?

“老梁,那這獼猴桃的銷路你們有沒有進行過調研?”沈子烈心裏有些發急,不過他不願意在下邊人面前表露出來,“這東西大家喜歡不喜歡吃?”

“沈書記,這我們可沒法調研,畢竟這東西今年才掛果,誰知道味道怎麽樣?原來那些個野生羊桃我倒是嘗過,味道不咋的,據說這一批獼猴桃是地區農業局和省農科所從農業部那邊弄來的優良品種,味道很好,但是現在大家都還不清楚,至於銷路這個東西,地區農業局和縣裏都說在國外和大城市消費者對這玩意兒很感興趣,說維生素很高,營養相當豐富,應該很受歡迎。”梁華滿不在乎的道:“我想上邊的專家肯定不會騙農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