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從頭越 第八十九節 五好示範村(第2/2頁)

關於小井村的模式,縣裏邊也有一些爭議,小井村原來是有一家村辦企業的,制面廠,但是效益不佳,最後垮了,當初要把小井村樹立為模範村是,宋大成也曾提議是不是讓村裏把制面廠搞起來,但是這個意見遭到了陸為民的否定。

在陸為民看來,已經破產垮掉的企業就說明他本身不具備市場競爭能力,再搞起來,除了白白浪費投入,毫無意義,如果真的有私人能把這家制面廠搞起來,那當然歡迎,但是集體絕不能再參予投資。

陸為民的觀點也得到了新當選的小井村村支部書記王正武一班的人認同,他們也覺得再搞集體企業,本來就有限的資金投入進去,風險很大,一旦失敗,會讓老百姓對支部喪失信心。

他們的想法就是依托緊鄰阜城街區和原有的工藝品制作傳統的優勢,由鎮裏的信用社和合作基金會在貸款政策上予以扶持,村兩委積極幫助拓展市場和宣傳,利用現在縣裏打造文化旅遊影視產業基地這一契機,將工藝品生產這個產業做大。

而實際上他們也是按照這個構想來開展工作的。

小井村本來就緊鄰縣城,很多人都在探花街上謀一份工作,隨著阜頭以旅遊產業帶動縣城商業經濟發展的思路逐漸明晰,已經嗅到了一些味道的人們也就開始有這方面的想法和打算。

尤其是縣裏在宣傳方面著力做文章,田衛東也有意識的把阜筆、泊墨、口紙和堡硯四大文房四寶與國內傳統的湖筆、徽墨、宣紙和端硯相提並論,頻頻在各種媒體上撰文發聲,加上青雲澗風景區和中昌文化旅遊影視產業基地項目開建的推波助瀾,阜頭一個歷史文化名城的形象也就新鮮出爐了。

連魏行俠都在電話裏問起阜頭的阜筆、泊墨、口紙和堡硯是否真的比得上國內公認的文房四大寶,陸為民自然信心滿滿,胸口拍得當當響,然後心領神會的送上幾副套裝品,估摸著魏行俠也是要作為禮品送給那位領導。

正是在這種情形下,小井村以制筆、草編、泥塑、石雕等產業迅速發展起來,僅僅是今年十個月就有將近四十家作坊式企業注冊生產,雖然規模都不大,一個作坊大一點也就是那麽七八個人,小一點也就是三五口人,超過十個雇工的不會超過五家,但是這種發展勢頭卻是相當可喜。

而村裏的這些產品現在也不僅僅滿足於在探花街上銷售,一些有些商品意識腦筋的人甚至已經把他們的產品送到了昌州、宋州、黎陽這些城市裏,還有人要準備把阜頭四寶打入滬上市場,可謂雄心勃勃。

探花街的生意興盛程度也比前兩年好了許多,尤其是街兩頭沿著的一條小街正式更名為榜眼巷,原來的門面根本無人問津,老居民也從未想過他們這條小巷也會有門臉這一說,但受到探花街門面租金暴漲的影響,一些有些有生意頭腦的居民便將自己房屋稍加改造,也能租出去,一個月少說也能有一兩百塊的租金,也能頂得上一個人在外打工的工資了。

祁戰歌的發問問及了一個核心問題,模範村居然沒有一家村辦集體企業,卻全都是私人的作坊式企業一片紅紅火火的景象,雖說現在已經對私營經濟開禁,但是作為示範村,這種反差對於共產黨提出的建設以公有制經濟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社會,似乎也有點兒不太合適。

“祁部,這個問題其實我們縣委也討論過,我們的想法是如果真要搞那麽一兩家集體企業來糊弄上邊,也不是不行,但是我們覺得沒有意義,我們的意見就是只要這個支部能夠帶領全村人民走上致富路,只要是在不違法的前提下,就算是合格的或者成功的。”

陸為民思索再三,才開始他的解釋。

“小井村支部緊扣縣裏提出的以旅遊產業帶動縣城商業經濟發展這一思路,積極結合本村的實際情況,巧妙的融入到阜頭工藝品市場發展進程中來,取得了明顯效果,今年一到九月,全村實現工業總產值一千四百多萬元,解決全村勞動力三百余人就業,占全村剩余勞動力的百分之四十以上,每年可增加工資性收入六十余萬元,尤其是一些原來喜歡在家打牌消磨時間的婦女們,有了這樣一個掙錢渠道,紛紛丟下麻將紙牌,賭博風氣也為之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