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風雷動 第一百一十二節 平衡之局

書記碰頭會開得算是比較順利了,但是事關整個昌江政治經濟格局的巨大變化,哪怕是比較順利,到中午十二點鐘依然沒有能夠順利完成。

隨著茅道庵到昌州成定局,確定童雲松和譚學強兩人需要調整,也就意味著昆州、宋州和宜山三市市委書記都要宜人,如果再加上潛在的候選人王舟山、安德健、惲廷國、陸為民浮出水面,也就意味著以上四人任何一個人如果要挪位,同樣也就會有一個正廳級職位空缺出來,可以說一環扣一環,而每一環都需要另外一環來補上。

即便是組織部先前已經做足了文章,將符合候選人範圍內擬定的人選都進行了一輪較為詳實的考察並拿出了意見,但是真正要進入這個最後的人選範圍,依然是一番極其艱辛的探討,或者說博弈。

這還不是常委會,除了彭海波因為初入昌江不久,情況不熟外,其他幾個人在人選問題上都毫不客氣的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不管怎麽樣,在書記碰頭會上闡明自己的觀點,發出自己的聲音,這也是顯示自己存在的一種姿態,哪怕無關利益,也要證明自我。

關鍵的兩個人選,昆湖和宋州市委書記確定下來,後續的爭論反而更為激烈。

事實上在昆湖和宋州市委書記人選上各方在會前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意向,也就是杜崇山更希望為陸為民爭取一下到昆湖的可能。

因為在杜崇山看來,昆湖的經濟更具可塑造性,尤其是昆湖活躍的私營經濟和發達的民間融資信貸能力使得昆湖也更具發展潛力,對於陸為民這種善於塑造地方經濟格局的牛人來說,這項工作更具挑戰性,同時也更能取得耀眼的成就,他認為陸為民到昆湖可以讓昆湖的經濟從浮躁轉入厚實,真正形成一個昌州——昆湖的橫向經濟帶,向西延伸把青溪拉進來,向東則可以把洛門包攬進來,這樣青溪——昌州——昆湖——洛門可以真正形成昌江省的經濟主軸線,輻射全省。

當然,陸為民到宋州也有優勢,但是宋州發展起來是輻射昌鄂皖三省結合部,對於鄂皖兩省大有裨益,對於鞏固宋州區域中心城市地位也大有好處,但是對全省的輻射和影響則可能不及昆湖了。

杜崇山也知道自己還是有些私心作祟或者說個人感情傾向了,陸為民到宋州公允的說要比到昆湖更有利大局。

惲廷國這個人杜崇山當然不陌生,此人有魄力,性格堅韌,以前在昌州擔任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時據說表現也不俗,擔任常務副市長期間能夠在莫計成旗下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杜崇山有些懷疑的是惲廷國雖然魄力、能力都不錯,對經濟工作也很熟悉,但是唯獨在眼界理念和心胸上他有些擔心。

昆湖和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樣,這是一個在八十年代“野蠻生長”發展起來的城市,城市規模並不算大,強項在下邊各縣的縣域經濟,前期是以鄉鎮企業為主,而後是以私營經濟和鄉鎮企業演變過來的各種混合制經濟為主,可以說這更像是昌江的東甌,民間資本富足,融資信貸發達,產業很容易受到市場導向影響,要駕馭這樣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杜崇山認為需要一個頭腦靈活思維敏捷且眼界開闊嗅覺靈敏的角色,而陸為民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惲廷國可能各方面能力都不弱,但是要處於昆湖這樣一個特殊經濟生態環境中,不是光靠能力均衡就能行的,它需要執政者在某些方面要具有更為超群的能力,惲廷國能不能扛起這副重擔,杜崇山只能說且行且看了。

但既然其他包括榮道聲和高晉都認可了惲廷國而否決了陸為民以及安德健和王舟山,杜崇山自然也無話可說,自己的看法也未必就一定正確,榮道聲和高晉以及方國綱這些人也都是歷經風霜的角色了,他們能認可惲廷國當然也有他們的道理。

惲廷國到昆湖,而宋州市委書記對於王舟山和安德健兩人來說反而意義不大,而且省委也不認為王舟山和安德健兩人就適合到宋州,那麽陸為民到宋州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宜山市委書記人選也引起了一些爭議,普明市長唐天濤和西梁市長彭偉國都是有力的競爭人選,當初本來省委也有這個意圖就是安德健如果要離開普明,可以讓唐天濤接任市委書記,王舟山要動,則由彭偉國接任書記,但是現在安德健和王舟山都未動,唐天濤和彭偉國就只能暫時擱下來了,但如果讓唐天濤或者彭偉國到宜山擔任市委書記似乎又有些不妥,這個人選也引發了一陣爭論,最後是另外一個較穩妥的人選勝出,省委副秘書長苗淼擬任宜山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