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 江山如此多嬌 第三十三節 大題

看了一眼坐在自己身旁的陸為民,高立文溫聲道:“為民,感觸有什麽不一樣?”

“立文書記,要說起,我也算是經歷了幾回了,當縣委書記時,是異地任職,地委組織部長送我上任,當市長時也差不多,然後又是市委書記,總而言之,我沒有在哪個市縣上是從行政首長幹到黨委書記的,都是交流任職,每一次心境或多或少有些變化。”陸為民坦然道。

“這一次也差不多?”高立文點點頭,能保持這種從容淡定的心態,倒是有利於盡快開展工作。

“還是有些不一樣的,在昌江,好歹也是家鄉,多多少少都了解一些情況,齊魯這邊太陌生,才適應幾個月,對下邊地市都還處於熟悉階段,驟然到藍島,而藍島又是這樣一個特殊的所在,難免還是有點兒忐忑的。”陸為民搖搖頭,“我以前在豐州當過市長,在宋州擔任市委書記,其分量都遠不能和藍島比,哪怕宋州的經濟總量也接近藍島了,但是其底蘊/地位/意義都不是藍島可比的,藍島是牽一發動全身,不僅僅是藍島百姓和齊魯百姓盯著,也被全國人民盯著。”

“也不用那麽緊張,我相信你可以做到。”高立文給陸為民打氣,“拿出你在宋州和豐州的開拓精神出來,不要擔心這樣那樣就畏手畏腳,那恰恰就把你自己最具優勢和特色的一面丟了,而這也是現在藍島最需要的。”

“我會的。”陸為民知道自己哪怕是在言語上都不能掉鏈子,高立文力挺自己,自己也必須要對得起對方的信任,也要給對方以信心,“立文書記,藍島底子擺在這裏,先天優勢和大格局也有,比如家電產業/海洋鉆采設備制造和特種船舶制造,又比如紡織服裝,還有大化工,這些都是其他地方難以替代的優勢,我說實話,誰來擔任市委書記,藍島也不會差到哪裏去,關鍵在於我們藍島自身定位問題。”

高立文眼睛一亮,點點頭,卻沒說話。

“如果我們藍島只是單純把自己定位於一個交通樞紐,制造業基地,旅遊城市,甚至齊魯的經濟中心,我覺得我這個市委書記當得就比較輕松了,我在宋州就是這麽幹的,而且宋州當時條件也遠不及藍島,問題是藍島不是宋州,藍島之所以是藍島,那就是因為其獨特的地位。”陸為民語氣有些托大,但是聽在高立文耳朵中,卻是另一番味道,這是一種自信自傲,有著充分底氣的信心。

“嗯,有點兒意思,那你覺得藍島的定位應該是什麽呢?”高立文頗有興趣的問道。

“立文書記,我說出來,您可別覺得我是狂妄自大,我覺得南有深圳,中有滬上,北邊就該是咱們青島了。”

高立文心中一震,巨震!

這家夥口味高啊,大不一般啊。

難怪中組部的領導對他的評價也是極高,稱其視野胸襟都遠超出一般人,對經濟領域的改革開放視角也是獨到,不僅僅停留於一般的地方幹部,他雖然也對陸為民很看好,但是對中組部相關領導如此評價還是有些覺得拔高了,但是就這麽一會兒,就這麽一句話,高立文覺得陸為民這家夥還真的是非比尋常。

要把滬上和深圳作為藍島的榜樣,滬上不說了,全中國的經濟中心,其地位豈是藍島可以撼動的?

深圳,那是現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其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實力的體現,而更重要的是創新機制和營商環境的絕對優勢,從一個小漁村走到今天僅次於京滬穗三市的第四極,而且還是在廣州的擠壓之下,這就是典型的草根崛起造就的神跡。

藍島雖然地位特殊,但是要說和滬上和深圳比,卻又不在一個層面上了,這是不爭的事實,雖然無數人想過,但是卻沒有人敢真的提出來,現在陸為民卻挑破了這個禁忌,這也意味著陸為民在這個藍島市委書記上的目標就是本著滬上和深圳而去的。

“為民,你這個提法可有些駭人聽聞啊。”高立文沒有正面評價,只是這麽說了一句。

“立文書記,我知道,這麽提,肯定會有不少人說咱們藍島是不自量力,或者就是好高騖遠,但我不這樣看。”陸為民此時已經沉下心來,“滬上一百多年前也就是一個小漁村,而深圳三十年前也是一個小漁村,但是這兩地都抓住了機遇而崛起,滬上是抓住了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進入近代社會,而國外資本需要在中國內陸地區尋找一個橋頭堡,而依托長江可以橫貫東西,長江之尾的滬上自然就成了最好選項,而伴隨著國外資本的湧入,而滬上又依托聯通內陸地區的優勢,迅速發展成為遠東的明珠;同樣深圳也是如此,抓住了改革開放的潮頭,利用體制創新和政策實驗先行的這一歷史機遇,使得這個小漁村能夠從群雄圍剿中脫穎而出,如果我們仔細來分析一下,藍島和滬上/深圳差距究竟在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