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卷 冷眼向洋看世界 第九十九節 心疑則隙

對於昌西州的發展思路規劃,尹國釗不是沒有考慮過。

作為昌江省唯一的少數民族地區,昌西州在老少邊窮四個字裏邊占了三個,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欠發達地區,只有邊這個字不占,而且昌西州的落後是連片的,整個九個縣市區裏邊,除了昌西市勉強不算,其他八個縣都是典型的貧困落後縣,而且昌西州這幾個縣還與北面的西梁市的三個貧困縣連成一片,成為整個昌江省西部最大的一塊貧困地區,這塊貧困地區的面積是如此之大,占到了全省面積的五分之一,人口占到全省人口的7%。

這樣大一片,占全省總人口百分之七的區域,如何來實現脫貧致富,從尹國釗來昌江擔任省委書記開始,他就一直在琢磨這個問題。

對昌西和西梁的考察尹國釗來昌江之後也已經兩度前往,每一次他也要下到縣鄉一級,與幹部們進行座談,從中尋找合適的發展路徑,他認為這些縣份的貧困落後,總的來說還是因為產業的薄弱不足,沒有真正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尤其是第二產業,缺乏足夠的稅基稅源使得財政瘠薄孱弱,完全依靠上級的轉移支付來維系行政機關的正常運行,城市化進程嚴重滯後,老百姓尤其是山區農民缺乏有效的謀生致富機會和技能,這種情況下,要解決這些生活在貧困線之下的老百姓的生存和脫貧問題,只能依靠發展產業,尤其是發展第二產業。

當然,這些縣份的自身條件本身就差,要謀劃發展第二產業有不小的難度,只有通過不斷的改善這些地區的投資發展環境,不遺余力地吸引外來投資項目,真正建立起一定規模的工業,這才能真正完成這個區域的脫貧重任。

所以在這個觀點上,他也是給昌西州和西梁市方面都提出了要求,要求兩個市州要有針對性的根據這些貧困縣的特點因地制宜地引入一些工業項目,夯實這些貧困縣的產業基礎,積極培育一些能夠為縣裏帶來稅收,解決就業的產業,省裏也要出台配套的政策來支持這些貧困縣的經濟發展。

從表面上看,陸為民的觀點也還是和自己的意見是一致的,都是認為這些縣份的投資環境太差,需要改善,但是自己的重心著眼在基礎設施建設上,而陸為民則側重於這些縣份的班子觀念意識和工作作風上,認為領導幹部的觀念意識和作風對這些地方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制約作用和負面影響,應當首先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這兩者之間並不矛盾,尹國釗也認為這些落後地區的班子建設存在問題,幹部作風不適應當前發展形勢,但他認為各項基礎設施的滯後帶來的影響更大一些,而陸為民這麽強調班子建設和幹部作風問題,讓尹國釗覺得似乎陸為民有點兒借題發揮的意思在裏邊。

雷志虎和譚偉峰與陸為民之間的關系尹國釗略有耳聞,作為省委書記,他不需要他關注這些東西,那樣會讓自己掉份兒,雷志虎和譚偉峰與陸為民有些工作上的交織,可能也有一些私誼在裏邊,他甚至也做好了陸為民替雷譚二人說話的心理準備,沒想到陸為民卻反其道而行之,認為昌西州在班子建設和幹部作風問題上存在諸多問題,這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作為省委副書記,對自己提出了這樣一個意見,自己是需要有所回應的,但是怎麽回應?對方意圖何在?他不能不考慮清楚。

尹國釗對雷志虎和譚偉峰的觀感都很一般,談不上多好,也談不上太差,要說這二人沒有能力,當然不可能,據說這兩人都是在蘇譙擔任過縣委書記的,而他們擔任縣委書記期間也正是蘇譙經濟發展如日中天的時候,這說明這二人也還是在搞經濟上有一套的,但是在昌西州主政這兩年,尹國釗覺得昌西的發展還是慢了,雖然從整體發展速度來說,一直位居全省前三,但是這是建立在低基數的前提下,這二人似乎失去了在蘇譙工作時的那種銳氣和魄力,昌西州的工業經濟一直沒有太大的起色,這是尹國釗最為不滿的地方。

他也聽到了一些反應,認為雷志虎和譚偉峰兩人在怎麽打造工業經濟板塊這一點上顯得太過保守,認為昌西州生態環境相對較好,但是由於地處山區,也相對脆弱,認為過度發展工業經濟可能對整個昌西州的生態造成破壞,影響到昌西州的發展生態平衡,得不償失。

對此尹國釗是很不以為然的,他覺得這是一種托辭,或者說一種缺乏擔當進取的表現。

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並不矛盾,偌大一個昌西州,涉及到這麽多縣份,土地面積遼闊,難道說就找不到幾個適合本地縣情的工業項目?難道說就只能吸引到那些高汙染高耗能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