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鋒芒初露 第036節 深謀遠慮(第2/2頁)

趙國棟這番話也早已經爛熟於心,他也早就知道會有今天這一幕場景。

“只要柳哥需要我,我會盡一切我所能幫柳哥分析判斷,提出我的一些看法見解,蔡哥和熊哥也一樣,但是如果要我真正做一些實際操作上的事情,我擔心我只會壞諸位兄長的好事,至少現在我還不具備這份能力,我希望我能夠在基層磨礪更久一些。”

趙國棟語氣相當誠摯懇切,沒有半點倨傲或者故弄玄虛的模樣,柳道源想了一想也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學習的是公安專業,要讓他突然進入黨政部門承擔重任,哪怕是具體事務上的重任,無論他多麽有才,只怕也未必能幹得下來。

想了一想之後,柳道源才沉聲道:“國棟,我希望你沒事來賓州轉一轉,以我私人朋友身份也行啊,或許你會在賓州有些收獲呢?”

“柳哥既然相邀,我受寵若驚啊,賓州我要去,熊哥那邊有時間我一樣也要去,只要兩位兄長覺得有用得著國棟的地方,國棟絕不推辭。”

趙國棟想了一想才又道:“柳哥,如果可以的話,我建議柳哥可以聯系一下山東和浙江那邊,帶領賓州地區的黨政幹部和企業幹部去那邊一些地方去看一看。山東諸城的國有企業改革和浙江溫州私營經濟發達以及鄉鎮企業紅火的縣份,我想當地政府的所作所為會讓賓州幹部有所觸動,這比開無數次動員會效果要好得多。”

印象中山東諸城的企業改制獲得相當成功,對於賓州那些毫無活力全靠銀行輸血支持的企業未必不可一效仿。

江浙一帶已經在醞釀鄉鎮企業的產權分割制度了,鄉鎮企業在紅火了多年以後也開始出現了衰退,如何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視野促進經濟發展各地都在探索新路子。

將集體企業產權量化改革無疑是一個風險不小爭議頗大的手法,但是無可否認的是正是這種方式使得集體企業擺脫了產權限制,充分激發了經營者的熱情,使得江浙一帶的民營企業率先崛起,無數個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因此而產生。

當然不可避免的其間也混雜著無數遊走在罪與非罪的灰色手段,沒有一個可靠而又科學的量化標準,缺乏有效的監督手段,一切都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柳道源和蔡正陽對於趙國棟的提議都十分感興趣,山東諸城這個時候還沒有什麽名聲,江浙一帶的私營經濟發展雖然有點名氣,但是那裏往往也是各種風波的發源地,柳道源不知道自己是否有那份魄力去效仿,但是既然已經被推到了賓州一把手的位置上,與其庸庸碌碌的混幾年,還不如放手搏一把,至少他可以去觀察一番之後再來決定。

一下午的談話討論讓柳道源幾人對趙國棟的見識又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雖然趙國棟只能大略的提出一些觀點看法,但是正是這種新穎獨到的觀點看法才是最重要的,黨委政府機關中最不缺的就是研究討論現有政策制度的人,而如何打破現有的束縛框框,跳出窠臼,找到一個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子,那才是最難得的。

趙國棟的婉拒讓柳道源和蔡正陽乃至熊正林對他的看法又拔高了不少,柳道源性格眾人都知曉,作為組織部門出來的人,他從不輕易承諾,但一旦說出口的話,那就幾乎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但是趙國棟卻能夠在這份誘惑下保持平常心態,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