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開發區風雲 第044節 前程(第2/3頁)

蔡正陽吐了一口氣,人各有志,不能強求。何況趙國棟說的也沒錯。在市裏開發區。稍微有個一官半職的誰沒有點背景?趙國棟如此年輕,來也只有跑腿的份兒,要想上位。還不得招來多少風雨?還不如在江口開發區好生奮鬥一番。若是能真的作出一點像樣的成績來。自己要調他入市裏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蔡哥不用一副惋惜的模樣。不是有句俗語說的好麽。是金子哪裏都會閃光。就讓我現在江口這邊閃著吧。時機成熟再來安都市裏閃一閃也不為遲啊。”趙國棟樂呵呵的道:“倒是蔡哥你現在入常了。不知道有什麽打算?”

“能有什麽打算?入常我還是分管原來那一攤子事兒。工業、交通、招商引資。如果開發區真的批了下來。我怕是又的套上一個轡頭。”蔡正陽嘆了一口氣,“天生就是勞祿命啊。”

“但是我看蔡哥好像樂此不疲啊。”趙國棟詭笑道。

“廢話。走到這個份上。難道說我自己說太累了需要休息?總的作出一點事業來才不枉坐在這個位置上。”蔡正陽傲然道:“日後安都市老百姓在談及這一段時光時能記的有蔡某人一份心血也就足夠了。”

“嗯。工業和交通外加一個開發區。可謂安都市經濟重頭戲都在蔡哥身上肩負著啊。寧法記這麽信任蔡哥。蔡哥總得拿出一點像樣的東西來堵一堵那些內心不服的家夥們的嘴才行。除了你說過的縣屬產權量化進行股份制改造之外。蔡哥還有什麽想法?”趙國棟點點頭。

“交通。交通一直是制約安都乃至整個安原省經濟發展的瓶頸。如果不解決交通問題。安都的經濟就始終難以的到最大限度的松綁!”蔡正陽沉吟著道:“但是要解決交通問題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財政上的拮據制約著政府在交通設施上的投入。這似乎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成渝高速、柳桂高速、長永高速都已經進入緊鑼密鼓的建設階段。而西臨高速帶動陜西經濟發展、武黃高速帶動湖北經濟發展的作用有目共睹。周鄰幾省的高速公路建設都已經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階段。而我們安原省的高速公路卻還在圖紙上。堂堂偌大一個安都市竟然連一寸高速公路都沒有。想起來都令人羞愧。”

趙國棟嘆了一口氣。“如果說鐵路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動脈。那高速公路就是主神經。唯有高速公路的發展拓展才能真正讓一個地區的商貿經濟發展起來。才能真正帶動沿線經濟的騰飛。蔡哥,如果你想要在交通上作出一點成績。那就必須要在高速公路建設上做文章。”

“高速公路?”蔡正陽怔了一怔,但是隨即搖搖頭。“高速公路的建設主導權都是省交通廳在掌握著。我們安都市並沒有什麽發言權。”

“唉。我不這樣認為。安原省高速公路規劃也不少。安桂高速、安渝高速以及安黔高速都已經提上議事日程。其中最有價值的還是安桂高速和安渝高速。安桂高速不但可以打通出海通道。而且可以將賓州和唐江兩個地區一下子串通帶動整個安西南的區的經濟振興。安渝高速則可以把建陽和綿州兩個目前安原經濟僅次於安都的兩個工業強市聯系起來。打造安都——建陽——綿州——重慶經濟走廊。”

趙國棟目光悠遠,“不過這都不是我們考慮的事情。要現實一點。安都市完全可以以一己之力建設機場高速公路。從平康大道末端到太平堰,也就是二十五六公裏的距離。按照現在高速公路造價在一千二百萬到一千八百萬之間的造價。以這段公路的地質狀況和拆遷費用來看。也就在四個億之內。現在安都太平機場不是號稱要打造中國內陸第一流國際機場麽?想必安都市拿出這樣一個設想來足以打動安原省委和民航局的領導們吧?”

“就算省交通廳可以將高速公路建設經營權下放給我們市裏。四個億。呵呵。國棟你小子真是口氣不小。安都市財政收入一年才多少。這四個億砸進去。我們安都還搞不搞其他建設。幹部教師還要不要吃飯?”蔡正陽苦笑著搖頭。

“市政府不願意出錢。那就可以采取項目融資方式或者BOT。現在國際通行的BOT方式應該是最適合安都省情的了。機場高速連通安原經濟最發達的縣份華陽,又是機場必經要道。現在到機場的南延線道路破舊阻塞嚴重。我聽說民航局已經就這個問題向安原省政府提出了交涉。正好可以借助這個機會來打破這個瓶頸。”趙國棟淡然道。

“BOT方式?”蔡正陽沉吟了一下。作為分管交通的副市長自然也清楚BOT方式是什麽。簡單一句話就是一定年限的經營收費權來換取建設資金。並給於投資者一定收益。“目前我們國內好像還沒有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