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開發區風雲 第058節 欲揚先抑(第2/2頁)

“大夥兒都是熟人了,也用不著客套什麽。剛才瞿主任也講得很明白了,一句話,過不了五月那一關,大家也就一拍兩散,開發區裁撤。管委會解散,頂多也就是留一兩個人留守。大夥兒哪來哪去都算好的,弄不好下鄉充實也正常。”

趙國棟一邊揮手示意大家隨便入座,一邊道:“我不是危言聳聽,剛才瞿主任也說了一些振奮人心的話,比如鳳凰精密鑄件公司和千山汽配公司兩家企業的進入,但是這只是簽署了協議,項目並沒有真正落實,而且就算是落實了,大家覺得光靠這幾家單位就能讓我們江口開發區在全市十來個開發區裏脫穎而出?我看不能。”

“華陽開發區光是去年就引資入區達到六千多萬,望塘開發區僅僅是貿洽會就簽了超過三千萬的投資意向協議,麓山開發區截至春節前,去年一年也有超過四千萬的項目進入。就連我們原來一直以為和我們差不多的廣寧也不聲不響的走在了我們前面,據我所知光是春節前他們就一連簽了三個單筆投資超過八百萬元的投資,而長津縣聽說也有一個規模超過一千二百萬元的項目將要進入他們開發區,大家估算一下,以目前這種情形,我們現在還能心安理得的坐在這裏麽?”

趙國棟報出的一連串數字讓在座所有人在震驚之余也感到莫大的壓力。

事實上幾個開發區的情況都擺在明面上,華陽和望塘不用想了,兩個縣的縣域經濟一直是全市的領跑者,開發區更是設施完備條件優越,每年都會有超過五千萬以上的項目投資進入,而麓山雖然屬於第二梯隊,但是和其他幾個縣區的差距也相當明顯。江口和廣寧、長津、梅縣幾個縣都屬於第三梯隊,而且江口還屬於第三梯隊的中下遊,想要幾個月時間內就要扭轉局面,本來就有些虛妄,也是《安都日報》那一版文章加上鳳凰和千山兩家規模較大的企業即將入住才讓一幹人產生了一些希望,這個時候趙國棟這個始作俑者卻迎頭給大夥兒潑了一盆冷水,不,準確地說是冰水,讓所有人透心涼的冰水。

趙國棟見一幹人臉色陰郁,氣氛凝重,知道自己的第一手已經奏效。

要想折服這些人單靠一味的拉攏效果不會好,而要立威卻又需要選擇合適的機會,時間不等人,就目前自己剛剛上任,急需他們支持的時候,唯有將所有人利益糾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做到同心協力。

“也許大家要說,既然這樣沒有絲毫希望,大家還不如破罐子破摔,早尋出路算了。”趙國棟語氣一轉:“希望不是沒有,但是卻要靠我們自身努力。全市十多個開發區最多只會保留六個,除了市開發區和碧池汽車工業區確定不會裁撤外,也就是說只有頂多還有四個名額,我們如何去要讓我們江口開發區占據一位?大家有沒有好的想法和建議?”

辦公室裏陷入一片沉寂,在座眾人都在琢磨,想些辦法,鼓鼓勁兒,拉來一兩家企業進開發區不是什麽難事,問題在於距離裁撤大限只有區區兩三個月時間,而能保留下來的開發區名額有限,江口開發區和其他開發區之間又有不小的差距,你在努力,別人也不會坐著呆傻等,大江競流,怎樣才能挽轉逆勢?

社事安監辦兩個主任副主任相對輕松一些,畢竟招商引資和項目跟進不是他們的主責,他們更多的工作是協調監管,準確的說是輔助性工作。

而黃中傑和項目辦的主任婁枋就有些壓力了,趙國棟目光如錐子一般落在他們倆身上,刺得他們倆全身都不舒服,他們知道趙國棟是在等他們開口,但是開口容易,怎麽說到點子上,能讓大家覺得有份量,這就很考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