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舞台亦平台 第019節 活動(第2/2頁)

不過當他在星期一見到趙國棟的身影就明白了蔡正陽昨天為啥這麽急的要求把文件拿出來了,一邊應酬寒喧著,一邊也在暗嘆這個家夥運氣真好,分到最窮的寧陵,本以為這個家夥就得栽在那裏熬三年,沒想到這個家夥像個打不死的蟑螂還要掙紮著四處奔波,這一次又恰巧遇到省裏對扶貧工作的重視,加上蔡正陽的一力促成,看來一筆專項資金落在寧陵為這個家夥臉上增光添彩是在所難免了。

人比人,氣死人啊。

趙國棟車裏的山貨土產一份份少下去,匯報工作的套話也是這一兩天裏如滔滔江水一般連綿不絕。

七個廳領導除了蔡正陽和徐宏那裏可以稍微實在一點,其他幾個廳領導那裏大半時間都在哭訴條件的艱苦、日子的難熬,要求廳領導考慮能不能把自己盡早調回來,當然無論是沈自然還是張忠順都免不了一番安撫加誇贊,要求他堅持下去爭取最後的勝利。

而嶽雲松更是語重心長地告誡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磨礪鍛煉自己,要他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刁和平那裏則是溫語安慰,讓他放心工作,廳裏一切編制和福利待遇都不會忘記他。

總而言之,所有人都希望他能夠安心在寧陵工作,作出一番成績,至於他們究竟打著什麽心思,那就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了。

通過裴懷遠的介紹趙國棟終於和安原大學農學院這邊搭上了線。

其實這一趟回安都趙國棟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想法就是要針對花林縣目前農業現狀作一個規劃,花林是一個典型的丘區農業縣,說是農業縣其實這個縣的農業又想當薄弱,除了少量的水田和以旱地為主的糧食作物產業,大量的荒山荒坡被閑置,農民缺乏一條有效的增收致富途徑。

趙國棟也知道自己不是這方面的行。家,如果規劃發展農業還需要專家來出謀劃策,最後再由政府來推動。尤其是像花林這種荒山荒坡占土地面積相當大比例的地方,怎樣通過發展經濟作物或者說養殖業這一類的蹊徑做到一地一特色的發展模式,帶動當地農戶增收致富,也是趙國棟最關心的事情。

這也得到了蔡正陽的大力支持,蔡正陽對於趙國棟不拘於狹隘的分工限制思維很贊同,但是也提醒趙國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在這方面引起縣裏邊某些人的敏感。

後世記憶中不少地方發展經濟作物那種一窩風一擁而上帶來的後果也讓趙國棟警醒,怎樣合理規劃利用,倒是需要好生斟酌,但這前期工作卻需要動起來,好在自己也還分管著科技工作,這原本應該是農業上的事情,自己從科技這個角度也勉強可以插插手過問一下。

安原大學農學院也是最早的安原農學院合並進入安原大學的,安原農學院原來在整個國內都頗有名氣,雖然在合並進入安原大學之後失去了獨立,但是其綜合實力也得到了大大增強,而其名氣卻絲毫沒有因為合並而減弱,反而在一些研究項目上得到安原大學資金的扶持而屢屢拿出成果。

安原大學農學院的領導們對於在寧陵那邊建立一個實踐基地也頗感興趣,尤其是在得知花林方面願意無償提供一些土地,並負責基本生活條件保障這個承諾之後,農學院的領導們興趣就更大了,他們也清楚寧陵那邊經濟狀況,也不奢望寧陵方面能夠在資金上扶持什麽。

而趙國棟提出的請求農學院能夠派出一定研究力量來針對寧陵地區較為普遍的地理環境和地質環境作一些基礎性的調查研究和分析,農學院領導也表示將會慎重考慮。畢竟還是第一次合作,尤其是在看到趙國棟如此年輕,聽說還在安原大學裏攻讀函授本科,雖然是個副縣長,但是還是讓農學院領導有些吃不準。

幾頓飯外加一些禮物,總還是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趙國棟知道這還不夠,要讓農學院這幫官僚們真正下決心,還得從政府層面上給學校裏施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