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你方唱罷我登場 第064節 政治(第2/3頁)

“蔡哥,你是不是有什麽想法?”趙國棟也是心潮澎湃,蔡正陽的目光相當銳利,嗅覺更是靈敏,簡直就是天生政治家料子,雖然采取國家經貿委不過兩個多月,看待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已經遠非兩個多月前在省交通廳可比。

“嗯,我一直在琢磨,既然國有中小企業的改制試點已經取得了成果,為什麽不可以在在這些集體企業性質的鄉鎮企業上來全面推開呢?眼下外資進入中國的力度也是越來越大,各級政府都是敞開懷抱歡迎,幾乎是半買半送的將很多本來有著相當優勢的品牌和產業拱手讓出,深怕不讓外資進入、不搞合資企業就是思想保守不開放的表現,這和許多地方政府對於私營企業卻是打壓的態度截然不同,不知道這算不算一種~型地崇洋媚外?”

趙國棟默然,在他的印象中,這種對外資的過分熱情偏愛和對國內私人資本的歧視偏見一只要到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的後期才會逐漸有所改善,對合資企業的優惠政策,對私營企業的歧視政策成了這個時期中國經濟發展地一個特點。

“我個人的看法鄉鎮企業完全可以放開進行改制,但是在改制之前我們還有相當多的工作要做,比如說規範審計和財務制度,建立完善而又嚴謹地評估體系,采取分階段分批次分門別類的進行改制,也可以選擇一個地方進行試點,取得成效之後,再全面推開。改制方式一樣可以進行探索,尤其是可以借鑒諸城和安都的國有中小企業改制經驗。”

“蔡哥,你的想法當然是好的,但是你現在身處的位置決定了你這個觀點一旦拋出來就有可能遭遇無數明槍暗箭的追殺,這可不比你在安都搞一搞試點那樣簡單,出了問題還有當時地寧書記和蘇省長幫你頂著,而現在的你,也許就是滅頂之災。”趙國棟知道蔡正陽恐怕在醞釀著什麽,他忍不住提醒道。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中國的改革先行者往往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不知道蔡正陽是否作好了這方面的思想準備。

“雨過總會天青。”蔡正陽悠然道。

“但是這場雨也許就是一場狂風驟雨。”趙國棟再度提醒。

“那你覺得我應該怎麽做?”蔡正陽反問,目光犀利無比,直刺趙國棟心靈深處。

趙國棟心念幾轉,沉吟了好一陣之後才道:“我建議蔡哥你可以采取和緩一些的方式來處理。嗯,比如你可以在一些官方雜志期刊這一類的東西上多發表一些這種探索和探討性的文章,也可以注明只是個人看法和理解,不代表官方意見,這樣既可以表現自己地意見,也可以說是帶有一定的半官方意義,讓中央高層也能夠看到你的想法和意圖,展示你對改革的設想,我感覺到這是我們國家改革必經之路,只是走的早遲而已,而走得早無疑比走得晚好。另外也可以和寧省長商量一下,在安原選擇試點地區,比如綿州或者建陽這些具有典型意義地地區來試點,這樣也可以取得較為明顯的效果和經驗。”

蔡正陽點點頭,趙國棟這個建議雖然從本質上無法回避問題核心,但是卻能夠有效地緩解外來質方的對立情緒,至少可以建立一個互動地探討氛圍,而不至於一下子將問題尖銳化。

至於說在安原試點,他也和寧法探討過,寧法態度相當鮮明,而且明確表示要試點就要在鄉鎮企業最為發達的安都、建陽進行試點,力爭取得成效,當然蔡正陽也隱隱知曉寧法是需要在黨地十五大之前為中西部地區改革樹立一支標竿,或者用庸俗一點說法,也是要為他自己在安原擔任一年多的省長向中央高層展示自己的魄力和取得的成績。

“國棟,看來你比我想得更周全慎密一些,在這一點上我有些理想化了。”

蔡正陽嘆了一口氣,短短兩個多月他也已經體會到了一些不同尋常的味道。高層一樣充滿了鬥爭和交鋒,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高層的交鋒更多是從理念觀點的差異而導致的角力,或者說得更深一點,那就是代表著各自所屬的巨大群體的利益和觀念的差異,這樣的角力對抗也是恒久而持續的,即便是暫時的妥協那也是為了更好的進攻和堅守。

中央高層觀點上的差異甚至角力無可避免的會一樣延續到地方,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你就可以看到政治版圖上的這一片***的熱土上其實一樣有著影影幢幢的碰撞,觀念上的碰撞,利益上的碰撞,具體到每一個地方每一個變化甚至每一個政策,這就是政治。

熊正林和柳道源都注意到了蔡正陽和趙國棟神容肅穆的在一旁交談著。

柳道源有些遺憾,趙國棟應該是一顆相當耀眼的明日之星,雖然現在還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如果運作的好的話,十年後上到一個像自己這樣的位置上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