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海闊魚躍 第029節 同僚(1)(第2/2頁)

以桂溪河及其兩岸的濱江大道和桂溪大道、桂溪大橋為十字架。一個全新的花林縣城已經初具規模!

趙國棟和韋飚佇立在橋頭,一橋飛渡東西,天塹變通途,毛老人家的話語篡改一下用在這裏相當地合適。

“老韋,歷史在我們手中改變,我不知道我們選擇北線方案會不會有這樣的效果,但是我知道把桂溪大道和桂溪大橋穿城而過絕對沒有錯。”

“嗯,現在看來我們堅持中線方案是最明智的,如果不是穿城而過,這一片還是不能入目的棚戶區,而桂溪大橋修在北邊,無就是將這一片的改造無限期的延後了,甚至可能要到進入二十一世紀才談得上這件事情。”

韋飚發自內心的道,趙國棟在這一點上的堅執既為他引來的一些麻煩,但是同樣也為他贏得了尊重和贊許,至少在這些拆遷戶們心中是清楚的,而縣裏的常委們以及那些消息靈通的幹部們同樣也清楚趙國棟被送到黨校“深造”是因何而起。

實際上這種事情也瞞不過人,大家心知肚明,倒是讓韋飚有些佩服趙國棟的勇敢無畏,當然這或許和趙國棟的自信和背景有關系,韋飚自認為自己處在那樣一個位置上恐怕便無此魄力。

“老韋,我的想法或許有些超前,但是我覺得我們可以做到和諧統一。發展的目的何在?不就是為了改善人民群眾生活麽?發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提高人民群眾收入,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好的生活環境和生存條件,這才是目的。我們花林底子薄,條件差,所以很多人更熱衷於招商引資,拉來企業建廠,而對於改善城市環境不太重視,這個觀點不對。

我也很重視招商引資,因為只有工業經濟發展了,才能增加就業,才能壯大財政,政府也才有更多的資金來辦事情,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我們財力薄弱就不幹事情,怎樣將二者和諧完美的統一起來這就要考驗我們作為一級地方政府領導的執政能力和藝術了。”

韋飚默默的點頭思索著對方的言語,還是有些小看了眼前這位太過年輕的同僚,雖然韋飚一直認為這位上級能夠站在自己上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有著相當雄厚的背景,但是現在看來光靠背景一說是不足以反應對方的真實底細的。

“選擇中線可能縣裏會付出更多一些,甚至我個人也會遇到一些阻力,但是想一想如果能夠提前幾年讓這麽多棚戶區老百姓住進新家,我覺得值得。何況我也一直堅信,要想讓一個地方具有持久不衰的吸引力,城市環境建設以及給外來客人的印象相當重要,很難想象映入眼簾就是破敗灰暗、雜亂無章的城市形象會能夠讓客人們生出想要駐留下來的好感,在這一點上,我認為哪怕是現在多付出一點,但是日後的回報必定會遠遠超出我們現在的付出。建設一個宜居的花園城市,一個充滿吸引力的開放城市,這就是我的夢想。”

韋飚輕輕嘆了一口氣,看著對方深邃而又富有魅力的側面輪廓,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始終還是太短淺狹隘了一點,眼前這個人考慮似乎遠遠不是修兩條街道大橋或者引來兩家大企業增加稅收那麽簡單,這個人的心中所想絕對不是那樣簡單,他甚至有一種預感,此人不會長久臥藏於花林這個地方,花林這個池塘太淺了,對他來說或許寧陵甚至是省裏邊才是他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