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海闊魚躍 第098節 敲定(第2/2頁)

季成功也注意到了楊天明臉上的神色似乎有些悵惘復雜,像是在感懷些什麽,粲然一笑,“怎麽,老楊,我看你一副深有感觸的模樣,是看到啥了?”

“嗯,這幅墨寶,我記得五年來這幅墨寶就一直懸掛在這裏,連位置都未曾變化過。”楊天明點點頭,“這時間如梭啊,一晃就是五年,人生有幾個五年,而能得在一起工作又能有幾個五年?”

“是啊,能得在一工作五年已經是相當有緣了,年輕的時候不覺得,只有上了歲數你才能感受到時間的流逝都是在那不經意間就一閃而逝。”季成功微微點點頭,也在另一座沙發上坐了下來。

“季書記,你說我們在這安原一工作就是五年,究竟替安原這塊土地上的老百姓留下了什麽?”楊天明突然問道。

“留下了什麽這個話題可是有些考人,留下了什麽呢?”季成功臉上露出深思之色,“要說留下了經濟發展和建設方面的東西,我們倆都是搞務虛的,那是政府層面上的事情,雖然和我們有關系,但是並不直接,我覺得我們能留下的就是一台好的制度和作風,還有就是一批成長起來能夠挑大梁的幹部。”

無論是季成功還是楊天清楚相互之間那點底細,季成功不可能再在安原當省委書記,楊天明一樣不可能再在這裏擔任省委副書記,時間一晃五年,是該他們離去的時候了,每一位主政的領導都有自己各自的工作行事風格,異曲同工之妙都能在個人風格中展現出來,季成功和楊天明都並不嫉妒寧法,改革潮流如巨瀾一般滾湧向前,彼時合適的未必適用於此時,兩人都能夠看得開。

“季書記說得是,我們能留下也就是作風和幹部,至於制度,我倒是覺得哪裏都一樣,就是看執行的人力度和側重而已。”楊天明微微一笑,“季書記,按照省裏的意見,十四個地市增補和調整常委的方案已經大致出來了,援朝部長也有他的一些看法,和我的想法不盡相同,我想先向季書記匯報一下我的意見和看法。”

季成功耐心等待著楊天明言簡意賅的介紹,包括他和潘援朝的相同處和不同處以及各自所持觀點的原因,他聽得相當仔細,既然楊天明專門來就這個方案來進行商榷,自然有他的道理,尤其是當談及寧陵市委推薦人選時,季成功若有所悟。

“老楊,我贊同你的觀點,幹部四化是黨早已確定的原則,而安原正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期,替下一任繼任者留下一批能夠幹事兒尤其是能搞經濟但是對其他工作也不陌生的幹部很有必要,你讓援朝部長盡早完成方案修改報上來,”季成功微微點頭,“前些時日我去京裏,正好碰上了你在中央黨校的同學劉拓,他還問起你的近況,我也替你邀請他來按安原做客。”

楊天明心中微微一動,也是淡然,“嗯,我和劉拓也是很久沒有聯系了,他的工作比我忙,我們連打電話通話的時候都不多。”

“老楊,同學之間的感情還是經常保持聯絡,都說朋友是越走越近,親戚越走越親,這句話很有道理的。”季成功想起什麽似的,“日後咱們若是沒有在一起了,也一樣得多加聯系才行。”

1997年9月12日至9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會議選舉新一屆政治局常委、委員、候補委員、中央委員會委員和候補委員,皖中省委書記蘇覺華當選中央政治局委員,季成功、寧法、楊天明、張廣瀾、蔡正陽、柳道源均當選為中央委員,熊正林當選中紀委委員。

10月12日,寧陵市委接省委組織部通知,趙國棟任中共寧陵市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