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揚首奮蹄 第10節 學會彈鋼琴(第2/3頁)

“兆國,你的意思是你們苗書記只對你們政法系統關注?”蔡正陽貌似好奇地問道。

“也不是,苗書記的確對政法系統很關心,尤其是對政法系統的隊伍建設十分看重,他到市公安局視察工作時第一句話就說天下安危,公安肩負一個,由此可見他對公安的看重。”劉兆國也沒有料到蔡正陽似乎對苗振中的表現這麽感興趣,有此詫異,不過他還是實事求是地說:苗書記對紀栓工作也很重視,要求紀檢部門要加大查處力度尤其是對那此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的領域更是要提前介入,對具體線索反映的東西都要一查到底,無論涉及什麽人,他還專門指示紀委要對建築領域、司法系統、教育和衛生系統這幾個較為敏感的領域加大查處力度,同時只是紀委要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來,力爭從源頭上來減小腐敗對事業的影響。”

“唔,老苗看來對事關民生大計的問題相當關注,像現在的司法腐敗問題、建築工程質量問題、國有資產流失問題,都是人民群眾輿論關注的焦點,稍稍有些風吹草動,便會吸弓很多人的眼球,而且人人都希望看到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環境下,人人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待遇,這對打造一個城市誠信名片也相當重要。”蔡正陽輕飄飄的兩句話聽到旁邊三人耳中都覺得有此說不出的味道,熊正林一直沒有插言只是那躲藏在眯縫眼皮背後的黝黑眼珠卻是偶然閃過一抹幽光。

“劉哥,安都是省會城市,而且正在向建設國際性大都市的步伐邁進,安都的穩定關乎整個安原一省甚至整個中國區的顏面,苗書記關注社會穩定和政法工作也正常,尤其是現在改革開放進入攻堅階段之後,各種逐漸積聚起來的社會矛盾只會就會凸顯出來,而且這種趨勢還會越來越明顯,在某此特定情況可能還會激化,現在資訊日益發達,如果真因為這此方面出了什麽問題造成惡務影響,只怕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安都市,整個安原省甚至區都會引發負效應,對於安都打造中西部地區經濟、金融、文化中心以及交通樞紐的規劃也是不利因素。”

趙國棟也敏感地注意到了蔡正陽神色的細微變化,看來苗振中應該不是寧法一條線上的人,甚至可能還是不對路的角色,這高層心思也很難捉摸寧法是屬於改革急先鋒一派,而蘇覺華則是屬於溫和改革派,而張廣瀾呢?

趙國棟有些盤算不準那個已經到西海省準備擔任省長的省委副書記了,你說他是和寧法的同路人,也不大像,他缺乏一種敢於直面改革開放面臨的矛盾和困難的魄力,你要說他搞經濟沒有一套,那也不對,建陽在他手上崛起,安都在他擔任市委書記這一段時間裏仍然高速發展,而他屢屢在會議上表現出來的意見也是和寧法觀點頗為接近,趙國棟覺得他更像一個機會主義者,只不過是一個善於捕捉機會的機會主義者。

如果說張廣瀾是一個相當聰明睿智的機會主義者的話,那麽這個新任的省委副書記兼安都市委書記苗振中呢?看樣子蔡正陽也對這個苗振中不是很感冒,不知道劉兆國感覺出來沒有。

趙國棟想得有些走神。

劉兆國被趙國棟的話說得怔了一怔,之後又細細琢磨趙國棟話語,國棟,你說的沒錯!我們做過對比,97年一年比96年一年各種非法聚會甚至圍堵政法大門的事情比起去年要多的多,上升幅度也是急速攀升,尤其是因為企業破產和改制小環保汙染以及猛的拆遷!發的群體性上訪事件更是歷年都在呈上漲趨勢,黨委政府有相當精力都被牽扯到這其中去,還有多少精神心思來搞經濟謀發展?”

蔡正陽一樂,看來劉兆國算是找到有共同語言的對象了,趙國棟的話怕是說到他心坎上去了,只怕他恨不能讓市委書記苗振中也能聽到這番言語,那有效果最好。

國棟,我看你一副深有感觸的模樣怎麽,你們寧陵那邊也有這方面的感受?”蔡正陽笑著問道。

“不,寧陵這方面的感受還不明顯,但是我們可以預見得到,隨著改革開放的繼續深化,城市化進一步加劇,可以預料到以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帶來的國有資產流失和如何保障工人權益問題,由於城市化不斷擴展而導致失地農民生存問題,以及經濟粗放發展帶來的環保問題和資源浪費問題,這三種矛盾將會日益激化,而且也必將成為今後困擾政法機關乃至黨委政府的一個重大難題,怎樣科學預見,未雨綢繆,提前做好工作,盡量減少和避免矛盾激化也會成為日後黨委政府和政法部門一個經久不衰的課題。”

蔡正陽有此驚詫,趙國棟的看法顯然和以往自己談論的觀點有些不一致,雖然看旦“舊者並不沖突,但是蔡正陽和趙國棟本人都應該清楚,為了發展經濟,在某些方面,比如陣痛和犧牲、比如環保這些代價似乎都是無法避免的,也許可以采取其他一此輔助手段來減輕這方面的沖擊,但是有些東西的確無法完全杜絕和避免,這一點蔡正陽確信,這不是漠視少數群體利益問題,而是因為中國正面臨一個全新的變革時代,一旦喪失了這個發展機會,也許中國就有可能被那些已經漸漸被拉近的國家重新甩遠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