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揚首奮蹄 第54節 雙雄會之探底(第2/3頁)

“另外就是我們西江區的農業項目,在太乙鎮的苗木產業已經形成規模,……,雲頭溝鎮的竹編產業以專業合作組織為主體,兼顧其他,……。”

黃淩一邊聽一邊點頭,當趙國棟話一說完,便徑直道:“福滿堂連鎖超市這個點很一般,但是考慮到今年省裏邊對關注民生這一塊十分重視,連鎖超市一來對方便群眾生活需要起到很好作用,二來吸收了這麽多低層次的勞動力,這裏邊有沒有下崗工人和城市生活困難人群?我想肯定有,那就在參觀介紹時要突出這一點,彰顯這種商業企業對解決城區下崗工人和城市困難人群就業的必要性!”

“農業這一塊上,苗木種植沒有特色,可以取消,倒是你們介紹的專業合作社搞竹編這個有些新意,目前各種新經濟組織也是受到關注的亮點,專業合作社能夠將農村分散的勞動經營集中起來,發揮其優勢和特色,促進這項產業的發展,值得大書特書,這一個點可以重點打造。”

黃淩話語配合著手勢,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意味,“國棟,看來你們西江區還是花了一些心思準備的,至少在觀念和思路上跳出了窠臼,全省性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會議,你如果還是老生常談一般的弄些工商業企業來讓各路神仙來看,你憑什麽引起別人的興趣?我們寧陵本來就不是傳統工業區,你要突出自己,就得揚長避短!”

“黃書記說得是,我們當初在考慮這個問題上也是如此,非公有制經濟體並非單指私營經濟,要比私營經濟我們肯定無法和安都、建陽已經綿州、藍山這些地方比,所以就只能走走偏鋒,拿出一點有新意的東西來。”趙國棟面帶笑容的點頭稱是,“希望省裏邊到我們寧陵能夠看到一點新鮮的東西。”

“花林經濟發展增速很快,但是我看了看花林縣報上來的資料,除了麒麟觀——囫圇山風景區旅遊開發公司外,就只有一家據說是屬於馬資企業的陳氏集團食品廠,還有就是他們皮革工業園區,國棟,這些都是你還在當花林縣長時搞起來的東西吧?”

“據我所知麒麟觀——囫圇山風景區已經在去年的全省旅遊產業現場會亮過像了,皮革工業園規模不小,但是企業較為分散,而且這屬於高汙染行業,不宜過分宣傳造勢,也就是說整個花林縣只有一個陳氏集團食品廠可看?花林的大華、三葉以及裕泰制茶都屬於國有控股企業的分公司,不屬於非公有制經濟體,不能拿出來,嘿嘿,我就琢磨著問一問黃昆和唐耀文,難道說花林縣就打算一直這麽吃老本吃下去?”

趙國棟不知道黃淩如此犀利尖銳的語言在自己面前擺出來是什麽意思,是誇贊自己在花林的成績示好於自己呢還是真的對這半年來花林的表現不滿?抑或是借這個機會要敲打黃昆這個並不太讓他感到滿意的祁予鴻心腹?

他只有保持著沉默的微笑,做出一副傾聽教誨狀。

兩人從黃淩辦公室出來就下意識的舒了一口氣,這位市委書記不好糊弄,比祁予鴻更精明更強勢,這是兩人的共同感覺,日後寧陵下邊的縣區一二把手恐怕更難熬。

像花林縣,要說今年經濟開局也不算差,增幅高居全市第二名,卻被黃淩批得一文不值,當然黃淩也的確說到了點子上,沒有新東西出來,全靠原來的企業支撐,皮革工業園雖然有些起色,但是隨著皮革工業園規模越來越大,承受的環保壓力也將會越來越大,先前趙國棟時代上馬的汙水處理廠原本希望五年不落後,看樣子三年就得要考慮擴大規模上二期。

不過要說曹集也沒有啥新的亮點可言,除了那個剛剛招商引資進來的中藥材交易市場外,其他都乏善可陳,也許黃淩就覺得這個在他就任市委書記之後才拍板引進的中藥材交易市場值得一看吧。

“趙書記,我看日後咱們寧陵下邊這些區縣不好過啊,黃書記的要求可是比原來祁書記還高啊。”曾令淳坐上車喘了一口氣,苦笑著道:“光是增速還不行,還得有亮點,有前瞻性,嘿嘿,這要求可夠高。”

趙國棟也若有所思地點頭贊同曾令淳的觀點:“黃書記在賓州就是以大刀闊斧改革出新招出名,現在來了比賓州還窮還落後還閉塞的寧陵,自然有許多東西都看不慣,你想要安步當車的慢行,他肯定就不會答應,一句話,你在工作中得拿出讓他覺得有新意的東西來,光是守著家裏一畝二分薄田現在就過不去了。”

“還算好,對於咱們西江這邊的幾個項目黃書記還算滿意,要不咱們倆又得挨刮了。”曾令淳嘆了一口氣,“聽說前兩天黃昆和唐耀文在黃書記辦公室被刮得面紅耳赤,沒給半點面子,那份滋味可真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