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只爭朝夕 第5節 瓶頸(第2/2頁)

現在趙國棟考察青坪工作時又批評了青坪縣委縣府的工作,稍不注意,這又可能引發軒然大波,所以桂全友不得不提醒趙國棟注意場合和言辭。

“趙市長,我倒是覺得青坪縣的工作和其他縣差距不大,說實話懷慶縣域經濟發展很不平衡,除了懷州和歸寧外,其他縣,尤其是像澄江、武川、靖縣、青坪這幾個縣的情況都不容樂觀,而市裏邊對於各縣的經濟發展也更多是停留於簡單的發發文件,可以說連指導性的意見都沒有落實下去,縣裏邊的工作也比較散,我總感覺有點各自為政,缺乏科學規劃和強力推進的動作。”

桂全友坐在趙國棟對面的沙發上,臉上露出思索的神色,平靜地敘述著自己的感受。

“這和我們原來在寧陵的情況有些不一樣,寧陵市委市府對於縣裏的影響力控制力比這邊要強得多,對於縣裏邊抓經濟抓發展的督促力度也就要大許多,我感覺這邊市裏的重點過於放在懷州和慶州以及歸寧和開發區四個地區,而忽略了其他縣的縣域經濟規劃發展,這使得其他幾個縣在發展上與這幾個縣區有著明顯的鴻溝和差距,嗯,就像東部和西部之間的差距一般。”

“市裏邊對縣區控制力影響力大未必是好事……”趙國棟話語未落,桂全友卻搖頭道:“趙市長,我不完全贊同您這個觀點,控制力影響力大小要看是在哪些方面,如果縣域經濟活躍,幹部隊伍素質高作風好能力強,市裏邊完全可以在政策上進行指導調增即可,但是如果說縣域經濟死水一潭,幹部隊伍作風保守閉塞,缺乏銳意進取的精神,我覺得市裏邊就應該果斷發揮作用,該督導問責就要督導問責,該強力推進就要強力推進,該果斷調整就要果斷調整,否則這樣散沙一盤,懷慶要想實現崛起,那就是空談。”

趙國棟默默點頭,他知道桂全友言外之意。

桂全友來了懷慶也小半年了,跟著自己跑了不少區縣和部門,對懷慶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也有了一些了解,和他的看法差不多。

懷慶無論是工業還是農業經濟基礎都不弱,教育、城建、基礎設施等諸多發展要素比起寧陵來都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卻欠缺一個地方實現快速發展的最關鍵要素,那就是幹部隊伍缺乏進取心,懷慶領導幹部有著一種讓趙國棟無法理解的優越感和小富即安的滿足感。

而這種被趙國棟視為惰性的心態就是困擾和束縛懷慶發展的關鍵,甚至已經成為拖累懷慶發展的絆腳石,如果不打破這種心態,不用振聾發聵的驚雷來擊碎盤踞在幹部隊伍中的思想,懷慶要想實現崛起,千難萬難。

無論是在武川、澄江還是慶州、開發區調研考察,給趙國棟的這種自我陶醉自我滿足感覺都是相當明顯,為此趙國棟也在各種場合或明或暗的批評和抨擊,但是效果不彰,在趙國棟看來這是市委市府領導幹部心目中也同樣或多或少存在這樣的心態的具體體現。

懷慶要想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僅僅靠一兩個大項目的引入落戶也是不現實的,沒有在領導幹部隊伍中建立起關於發展經濟方面的一套激勵獎懲機制,懷慶領導幹部的思想作風就難以做到根本性改變,而做不到這一點,懷慶經濟要實現市委市府的預定目標也就是空中樓閣。

聽完趙國棟關於這半個多月的調研考察情況匯報之後,陳英祿的臉色已經滿滿沉了下來,而趙國棟很坦率直白的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之後,陳英祿的表情就更嚴肅了。

事實上他也早就覺察到了懷慶幹部帶著普遍性的莫名優越感,讓陳英祿和趙國棟一樣無法理解,的確,懷慶的條件相當優越,但是優越的條件卻遲遲沒有能夠轉化成為經濟發展動力,這其中原因何在,作為市委書記的陳英祿也一直在思索,而現在趙國棟洋洋灑灑兩個小時談了他自己調研情況和看法,也堅定了陳英祿的看法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