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只爭朝夕 第32節 前程(第2/2頁)

蔡正陽的一番話說得劉兆國目光閃動,微微點頭,他也知道這大概是蔡正陽能盡到的最大努力了,畢竟公安廳長這種位置即便是一把手也不可能因為誰一兩句話就交給誰,那得有點真材實料讓他信得過才行,而自己最大的困難就是要打破寧法腦海中對自己的固有觀感。

趙國棟心中也是一陣感慨,越往上邊走,仕途上你想要上一步就越困難,有時候工作拿出了成績卻未必能讓領導滿意,個人觀點看法都不一樣,你覺得你是腳踏實地,他覺得你這是老生常談沒有新鮮亮點,工作沒有突破,你覺得你打造出了亮點,工作有了新意,沒準兒領導又覺得你作風虛浮,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紙上談兵了,一句話你的工作要符合領導的意圖和心情,這才是最關鍵的,否則只能是事倍功半。

話題很快就被岔開了,望著昔日四巨頭和漸漸趕上來的自己,若是在前幾年,趙國棟何曾想過自己能夠有機會站在相對平等的立場上說話發言,雖然以前幾年裏自己也一樣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圖,但是那種情況下,他們更多的是站在欣賞的角度上來考量自己,而現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卻已經明顯上升了一個層次,已經不單純是欣賞參考,而是一種深刻的理解和琢磨了。

即便是四巨頭之間差距也漸漸在拉開,劉兆國還在為公安廳長這個廳級幹部位置苦苦奮鬥時,柳道源和蔡正陽卻早已經跳出了一般的正省級幹部思緒,轉到了更高層面。

也許柳道源的下一步想法是要更進一步做一個真正能夠揮斥方遒主宰一方的領導,而蔡正陽呢?是更深的參予到國家政策層面的主導方向上發揮作用,還是希翼能夠來一個華麗的轉身,到哪個省去當一方諸侯?當然這也許要到兩三年後才能見分曉。

熊正林則是徹底地劍走偏鋒了,當他放棄了一省紀委書記這個位置時也就意味著他準備要在紀檢這條線上一路走到黑了。

中紀委一個室的主任,位高權重,但是卻僅限於某個方面某個特殊領域,真正和一省省委常委甚至是副書記兼任的省紀委書記相比無疑還有些距離,但是對熊正林來說也許更適合他的脾性,孜孜不倦的尋找著獵物,迎接一個接一個的艱巨挑戰,能夠讓他有更大成就感,這是各人的選擇。

自己呢?

趙國棟有些怔忡,當這個常務副市長一晃就快要一年半了,自己細細琢磨了一下,似乎能夠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寥寥幾件事情,而其中還有一件在其他人眼中大概是完敗;

一年半過去,懷慶的經濟並沒有像自己最初想象的那樣能夠快速實現扭轉,一個市和一個縣之間的確有太大的區別,這也是趙國棟到懷慶之後最深刻的體會。

在花林,在西江,自己可以確定大政方針,讓整個全局圍繞著中心工作旋轉,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在懷慶,全市六縣二區,各家都有各家截然不同的家底和工作思路,領導觀點看法也是不盡一致,怎樣把六縣二區的思想凝合起來走上一條高速均衡切合實際的發展路子,這比起當一個縣委書記來的確高難許多,更何況自己還只是一個常務副市長。

而根深蒂固的傾軋鬥爭慣性似乎也從最初的隱晦逐漸像深層次和表面化發展,趙國棟也知道這是必然的趨勢,從蜜月期到磨合期再到激化期,書記和市長,市長和常務副市長,副書記和組織部長,常務副市長和其他分管副市長,分管領導和分管部門的一把手這些矛盾從來都存在,怎樣最大限度彌合分歧尋找共性,這就是考驗雙方的領導藝術和協調能力,趙國棟也知道自己一樣需要在工作中不斷的磨礪、鍛煉和提高自己的領導和服從領導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