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只爭朝夕 第43節 收回拳頭是為了更好的打擊敵人(第2/2頁)

譚立峰、蕭潮都搖搖頭,摻和到這裏邊的糾葛中去沒有意義,尤其是在陳英祿本人態度也是曖昧的情況下,宣傳部長張果喜本來就是一個老好人,自然更沒有多余話。

“那好,我來說說。”陳英祿深深的吸了一口香煙,煙霧從鼻孔中緩緩噴出,“今年中央把農村工作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估計大家都已經感受到了,我市農村工作中的問題不少,但是總的來說還是好的。”

所有常委們都意味深長的點頭稱是,包括鄧若賢在內,只有趙國棟低著頭揮筆疾書,似乎沒有注意到。

陳英祿也不在意,自顧自的按照自己思路往下說:“主流是好的,但是並不代表沒有問題,國棟副市長調研報告中所列舉的問題都比較典型,但是這些問題就像照成市長所說,都是多年歷史遺留下來延續而成的問題,一時半刻想要徹底解決也非易事,最終落到實處,我認為還是要一心一意發展經濟,從根本源頭上來解決這些問題。”

“財政薄弱也好,產業結構問題也好,農民增收也好,歸根到底還是要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吸引外來投資辦廠,吸納消化農村剩余勞動力,促進農民增收,當然我們也要多措並舉,比如鼓勵發展副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發展城郊現代型農業。”

………………

常委會散了之後趙國棟顯得很平靜,就像什麽都未曾發生過一般,欣欣然回到自己辦公室,只要盡了力,趙國棟自己也就心安理得了。

的確如陳英祿和何照成所說,要解決這些問題非一日之功,但是目前情勢的確有些嚴峻,幾乎每個縣這種現象都很普遍,群眾和幹部之間對立情緒相當濃厚,稍稍有些過火行為,也許就會釀成大禍。

趙國棟印象中2000年應該是因為三農問題而導致群體性事件頻發的一年,記憶中在江口也發生了類似情況,只不過當時處理得當,沒有引發更大的事端,趙國棟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在懷慶。

很顯然常委會上的在座諸位都清楚下邊的這些情況,但是沒有人相信情況已經到了那種境地,對於下邊幹部素質的盲目信任使得他們覺得縱然有些小矛盾小苗頭,也能化解處理在萌芽狀態,但是他們都忽略了長期以來幹部和群眾之間都積累了相當大的怨氣,這就像一堆堆幹草,也許一個火星子就能引發一場大火。

陳英祿在常委會最後講話中很明顯的提醒了自己,抓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要腳踏實際,不要貪大求全。

趙國棟想到這兒就忍不住想要冷笑,看來華芯國際項目的失手對自己好不容易塑造起來的形象影響很大啊,原來一直對自己頗為信任看重的陳書記也對自己有些失望了,可他應該知道決定權不在於自己是否努力,而取決於懷慶是否是具備和安都相媲美的政治條件,比如是否是副省級城市,他是否是省委常委才對。

也罷,自己已經盡了心,至於其他還是交給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吧,自己還是把心思放在自己手上的事情才對。

就像陳書記和何市長所說,歸根到底,要解決這些問題,還是得發展經濟,培植稅源,壯大財政,這雖然是套話大話,但是確是實話。

而落實到實處,就是要進一步招商引資,放水養魚,培養一批支柱企業,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好的環境,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吸收本地剩余勞動力,來促進農民增收,也只有這樣,所有問題都才能被發展帶來的種種好處慢慢化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