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只爭朝夕 第68節 造勢(4)(第2/2頁)

不過這件事情估計也應該就在這兩天就要畫上句號了,何照成馬上就要到黨校學習,誰來主持市政府工作就顯得意味深長了。

這件事情還不至於上常委會來研討一番,應東流相信寧法會在下個星期的常委會之前就把各方面關系協調好,燕然天也好,戈靜也好,這種事情上也是知進退的,怎樣拿捏自有分寸。

“省長,甘省長過來了。”

“請她進來吧。”應東流點點頭。

“應省長,我來了。”

“嗯,來,坐吧,東西帶來了?”應東流站起身來,走到沙發邊上,延手示意對方入座。

“帶來了,這是農業廳和科委的一些想法,我把這些揉在一起,讓辦公廳加工了一下,我看了看覺得還行,應省長您先看看,如果哪有不合適的,我們再修改。”甘萍微笑著把手中文件遞了過去。

應東流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仔細的翻閱起來。

“嗯,我覺得可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個老問題,但是老問題怎樣做出新花樣,結出實實在在的碩果,我覺得恐怕要花點心思。”應東流放下手中文件,“你們的意思還是在寧陵和懷慶兩處搞試點?寧陵我知道,花林縣的山區畜牧基地和茶葉基地很有特色,而且農業產業化發展勢頭很猛,但是懷慶這邊有什麽優勢產業麽?”

覺得應東流話語中似乎有些懷疑的味道,甘萍坦然一笑:“準確的說,現在懷慶這邊農業結構調整還處於發展的初始階段,但是我感覺到懷慶市政府有意將促進農民增收與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發展這兩項工作結合起來,我覺得這個想法相當好,因為這正好符合了今年省政府提出的將三農問題列為重中之重的意圖,如果能夠將這三項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並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可以成為我們安原今年三農工作的一個極大亮點,也可以在全省嘗試推開,所以我覺得可以將懷慶列為試點。”

“就這個原因?我看其他地市也有一些新的提法出來啊。”應東流微微蹙眉,似乎在玩味甘萍話語中的含義,甘萍是本屆政府組建以後從原來分管教科文這一塊調整過來分管農業和科技這一塊的,甘萍風評不錯,在寧法和應東流印象中都相當好,民主黨派人士,又是女性幹部,但是在省政府裏說話一樣具有相當分量。

“省長,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感覺懷慶政府對這項工作抓得很緊,也落實到了實處,也有些成果出來,不像有些地市只是在年初發發文件,提提意見,調子拔得高,但是實際工作中並沒有落實到位,選擇這樣的地市沒有多大意義。”甘萍並不掩飾自己的觀點。

應東流點點頭,選擇懷慶和寧陵中間有沒有什麽聯系?寧陵農業產業化搞得不錯,突出表現在花林縣,應東流也知道趙國棟主政花林功不可沒,但是懷慶這邊的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比起其他地方並沒有突出優勢,難道就因為趙國棟在花林的表現給甘萍留下了很深印象,還是有其他原因?

處於這個關鍵時候,他就不得不多想一些,雖然不太清楚甘萍和趙國棟私交如何,但是這項工作省委省府相當重視,省委也專題研究過如何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這項工作,這個意見自己審閱下發之前是要送到寧法閱示的,而且也會送到其他省領導手中,而這份報告對寧陵和懷慶的這項工作評價相當高,這種敏感時期有這樣一個動作,難免就會讓人覺得有些暗示的色彩在裏邊。

“甘省長,我看可以,不過這份報告適當精煉一些,把前面介紹評價這方面的文字斟酌刪減一些,你覺得呢?”應東流想了一想,不禁啞然失笑,自己是不是有些謹小慎微了?一件本來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弄得有些吊詭的味道在其中,自己還真覺得有些不像自己的風格了,在文件擡頭上簽署了自己名字,“算了,就原文照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