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只爭朝夕 第98節 角力(2)(第2/2頁)

沒等趙國棟回答,鄧若賢繼續道:“我知道如果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幹預,比如道路交通設施建設跟進,也可以勉強開發出來,問題在於開發出來的意義和價值何在?一塊塊像原來開發區規劃出來搞完了幾通一平設施的土地一樣,沒有企業進入,空空蕩蕩放在那裏,難道這也叫開發?”

“開發開發,我理解為開墾——發展,你把土地開墾平整出來,還得要發展,什麽是發展?那就得有人建企業,建商業區,建居住區,得有人氣,這才叫開發,今後幾年懷慶發展速度肯定會比前幾年快這一點我相信,但是不是就能達到這樣的需求規模和程度呢?”

鄧若賢的一系列反問都凸顯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懷慶肯定會發展,發展速度和經濟總量規模以及所帶來的城市化程度會不會達到許喬所設想的那樣,這是一個無法完全用設想和構想來驗證的,這大概也是其他許多人心中所擔心的。

趙國棟默默點頭,他在考慮用什麽理由和證據來說服鄧若賢,如果連鄧若賢都對這一點持懷疑態度,那就別提想要去說服其他人了。

“若賢,你的擔心不無道理,但是我對此表示樂觀。”趙國棟吸了一口氣,慢慢地道:“懷慶城市規劃不是為一年兩年而規劃,而是五年十年規劃,保持足夠的前瞻甚至一定超前構想我覺得很有必要,因為我們無法設想三年五年後我們的經濟發展會是什麽樣。”

鄧若賢緊緊抿著嘴思考著趙國棟的話語。

“但是如果我們現在的規劃過於保守,那麽也許三年五年後我們就不得不面對我們需要重新修改規劃,許多原本已經建好的基礎設施不得不拆毀或者推倒重來,如果只是一些具體部位也許可以重來,但是一些大框架你想要推倒重來那代價也許就是不可承受之重,你分管過城建,應該知道必要的超前意識的重要性。”

“一座城市的發展要和城市整體經濟發展規模相適應,但是決不僅僅是相適應而已,而應該保持必要的彈性幅度,這個彈性幅度只能趨松而非收緊,這一點早已經被無數例證所驗證,否則到後來你將不得不痛苦的發現你的規劃隨時都在落後,隨時都在需要修改。”

“我國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懷慶今年經濟增長勢頭更猛,若賢,你不會對自己分管這一塊工作沒有信心吧?”趙國棟笑了起來,“全市尤其是開發區招商引資呈現爆發式增長,尤其是電子行業企業落戶速度增長迅猛,這種吸聚效應越到後面將會越明顯,可以說我們懷慶已經占據了先機,而這份先機將確保我們在這個產業上對其他地方的優勢會越來越大,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的迅速擴大也會促使大量勞動力向市區集中,也會其他第三產業的發展,對此我可是滿懷信心啊。”

鄧若賢也笑了起來,趙國棟的話說到了他心頭上,懷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名氣由於和訊科技的進駐陡然上升到了一個相當高度,而趙國棟也專門要求宣傳部門對懷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宣傳也要緊緊跟上,使得國內外許多電子企業都把目光匯聚在了懷慶經濟技術開發區這個以往名不見經傳的開發區身上。

優良的自然環境,公開的一站式行政審批程序,一流的辦事效率,溫馨的服務態度和理念,使得紛至沓來的考察客商對懷慶開發區的條件相當滿意,而這也帶動了懷州、慶州兩個區行政機關辦事作風向開發區管委會的工作作風看齊,懷州、慶州兩個區也感覺到了巨大壓力,開始加入到了這一波招商引資的競爭中來。

鄧若賢也得承認如果按照懷慶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趙國棟和許喬的設想的確不能算是一個遙遠的夢,尤其是趙國棟用深圳、大連、青島、蘇州這些城市來形容懷慶更讓鄧若賢意識到趙國棟一開始就打算把這個城市的標點放在了沿海城市的起跑線上,而非本省其他城市,這讓鄧若賢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