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極目天舒 第56節 直面(第2/2頁)

陳英祿下意識的搖搖頭,本來以為趙國棟在自己外出學習這三個月裏的表現可圈可點,尤其是在處理慶州事件上保持的理智克制態度,讓自己也是很滿意,但是沒想到他卻在職教這樣工作上態度卻相當固執。

這也讓陳英祿有些頭疼,趙國棟的出發點肯定是好的,但是是不是符合目下懷慶實際情況呢?

各縣反映出來的實際問題不容忽視,像青坪、靖縣以及武川這幾個縣的確存在具體困難,新建明顯不現實,而改建一所,也涉及到相當多問題,資金和師資力量上的缺口更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在這一個問題上陳英祿覺得需要和趙國棟交換一下觀點。

“國棟啊,我陳英祿,還沒有休息吧?嗯,你們送過來的這份《關於將懷慶打造成為中西部職業教育新高地工作實施意見》的這份報告我仔細看過了,我自己也有一些想法,另外我也想再與你和安然探討一下具體問題,嗯,明天早上九點鐘吧,你和安然到我辦公室來吧,我們在具體商討一下。”

趙國棟擱下電話,原本朦朦朧朧的睡意也就一下子消失了,看來各縣和呂秋臣的意見也反饋到了陳英祿那裏,趙國棟當然知道各縣的具體困難,他甚至專門委托安然帶著市教育局一幫人逐縣進行了調研,也了解到了各縣對這項工作的態度和存在的具體困難,安然回來之後也和他花了不少時間專門交換了意見。

在趙國棟看來,困難肯定有,而且不小,但是沒有哪項工作不面臨困難,關鍵在於各縣區的主要領導對這項工作的認識是否到位,是不是真的意識到了這項工作對於懷慶市乃至各縣發展可能帶來的巨大推動作用,在這一點上他覺得財政困難是一回事,但是能不能迎難而上又是一回事。

毫無疑問,呂秋臣又在其中起到了一個相當惡劣的作用,他在一些場合下的表態使得各縣認為市政府在這項工作上有著不同看法,尤其最初這是一個征求意見,存在不通看法也正常,但是在後來市府已經形成決議之後,呂秋臣依然故我,這就有些令人難以容忍了。

這位常務副市長自打上任以來幾乎沒有一項工作能夠與自己意見一致,這讓趙國棟也是無法理解,他也自我反省過多次,究竟是自己工作作風和方式有問題,還是的確在工作理念和觀點上與對方存在巨大差異無法調和?

趙國棟相信換一個人來擔任常務副市長或者自己這個市長人選換了,市長和常務副市長一樣會在工作中存在觀點差異,但是像這樣有些罔顧原則而一味針鋒相對的情形只怕也是相當罕見的了。

趙國棟隱約感覺到這與當初自己反對呂秋臣擔任常務副市長有一定關系,但是現在木已成舟,呂秋臣已經成了常務副市長,自己就得想辦法來化解矛盾,求同存異,只是這個異實在太大太多,而同卻幾乎找到。

也許工作就是這樣矛盾和鬥爭中不斷開展下去的,趙國棟只能這樣自我安慰,你不能奢望誰都能和你打成一片同心合力。

趙國棟也希望能夠給上級領導留下一個團結共進的班子印象,但卻不是無原則的忍讓退縮,有些東西也不是你能退讓的,或者是你退讓一樣無法獲得你想要的結果。

空調傳遞下來的淡淡涼風讓趙國棟漸漸又恢復到了朦朧狀態,直面慘淡人生,正視淋漓鮮血,趙國棟突然想起魯迅《紀念劉和珍君》中的一句話,也許有的時候自己也不得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