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三峰競秀 第29節 敢於(第2/2頁)

“還行吧,趙書記,這些縣區的基層代表應該說素質還是比較高,對於上邊那些事情也不是那麽敏銳,他們更關心能直接觸及他們切身利益和現實生活的點點滴滴。”

焦鳳鳴也是略略有些汗意,陪著走一大圈兒,還得時時配合著趙國棟問話介紹搭話,這也是考手藝的活兒。

“這很正常,基層的代表最能反應現實動向,值得我們重視,但是單純基層意見還需要經過提煉加工,尋找共性規律,找出他們普遍最關心的問題。我們搞經濟發展的目的的是什麽?還不就是要解決群眾最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增加收入,民生保障,社會事業,這些問題任何時候都需要解決,但每一個時段都有側重,而黨委政府手中資源有限,這就需要我們當領導的來綜合平衡考慮。”趙國棟點點頭,負手漫步。

焦鳳鳴默默點頭,這近一個月來,焦鳳鳴也漸漸摸索到了趙國棟的行事風格。

簡單一句話,他感覺那就是趙國棟這人心思還是比較粗線條,不太計較細枝末節,看事情只看核心看主流,給焦鳳鳴的感覺是這個人應該屬於那種性格棱角分明,做事不喜歡拖泥帶水的角色,還是那句話,個人風格和魅力都相當突出的那種人。

舉個例子,一件事情,如果他認定對工作有利,那便要求雷厲風行的推進,即便是有些阻力那也要想方設法排除,直到達到目的為止,至於你采取什麽方式方法,他不過問,在他看來,這是你具體執行者的問題,你做不好,那就是你的能力問題,當然他也會考慮客觀條件,但他更提倡執行者應當發揮主觀能動性。

這也就是說趙國棟對領導幹部的各方面能力要求很高,但是卻也敢於放權給他相信的幹部,這大概也是他年齡雖輕,資歷也不深,但是在花林和西江乃至整個寧陵的威信和影響力卻絲毫不比那些在台上幹了多年的老領導差的主要原因。

正是因為他敢於拍板,敢於放權,敢於擔責,敢於用人,尤其是最後一點,奠定了他威信的基礎,看看魏曉嵐以及已經到了懷慶任歸寧縣長的桂全友,還有即將接任自己市委秘書長的曾令淳,以及那個據說是張紹文八大金剛之一的街道幹部莫榮,就可以看出他的行事作風只要他認定的你行,那用你就絕不含糊。

跟著這樣的領導,平庸者,還有那些渾身上下找不出毛病卻也發現不了優點的幹部,那些喜歡熬資歷的幹部,那就是一種悲哀,而能力強者,善於表現自我者,也許就是一種機遇,哪怕你真的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他也可以容忍你,只要你能拿出他想要的東西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因為他就是這種類型的人。

“鳳鳴,歷史賦予了我們這一屆領導重任和機遇,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率領五百四十萬幹部群眾為寧陵的發展而堅韌不拔地向著我們確定的目標前進,而要保障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多方面保障,而人才保障則是最重要的一環。”趙國棟似乎並沒有在意身旁的組織部長是否在認真領會自己話語中的含義,徑直漫步前行。

“人才的內涵外延都很寬泛,我所說的人才並不是單指企業經營、科研教育這些人才,更包括我們各級黨委政府中能幹事會幹事想幹事的幹部,這些人同樣是人才,因為往往這些人才被湮沒於太多那些個只相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只想要升官財滿足私欲的,只想要溜須拍馬求官愛慕虛榮的,當然更多的是心有余而能不足者當中,你想要發掘出來,就需要一雙火眼金睛,而作為組織部長,你就要具備這樣一雙火眼金睛。”

焦鳳鳴心中一緊,他明白,這是趙國棟在給自己挑明他用幹部的原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