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三峰競秀 第50節 有蹊蹺!(第2/2頁)

土城方面在開始進行申報時,就開始進行小規模的修繕,由於建築本身保存就比較完整,所以在稍加修繕之後,呈現在專家們眼中的土城古城城墻和軍事設施相當令人滿意,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非和專家們在現場逐一進行了察看,贊不絕口,這讓趙國棟心情也是大好。

國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一行人對趙國棟親自作陪也有些意外,在他們看來像這樣一個初審階段,能夠有一名市領導來作陪已經足夠了,卻沒有想到是市委書記親自率領兩名市委常委和一名副市長親自作陪,而且自始自終陪同相隨。

這讓這些國家文物局的領導和專家們都是十分感動,加上土城方面預先所作的大量準備工作,尤其是資料準備工作相當齊備,更讓國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一行人十分滿意高興。

“趙書記,如果你有事兒,就還是去忙你的吧,這邊情況我看也差不多了,有我陪宋局長就行了。到時候我們在土城縣政府再座談交換一下意見,要不就請毛部長和符市長作陪,你看怎麽樣。”

省文物局局長陶國治雖然也是一個學者型官員,但是對安原省裏的政治風向變化還是比較了解的。趙國棟以三十二歲的年齡出任寧陵市委書記在全省也是引起了轟動,雖說趙國棟履歷還是比較豐富,但是畢竟年齡擺在那兒,省裏對他的任命前期還是有些爭議,但是據說後來在常委會上的任命他卻是一鼓而過,也足見這位年輕市委書記的不簡單了。

“陶局長,你和宋局長他們一行人來我們寧陵一次不容易,都是些平時請都請不來的貴客,我就是有天大的事兒也得留下來陪你們,我看今天時間也不太早了,而且日頭也夠毒,專家們也都有些疲倦了,早一些收拾,明天上午我們寧陵市和土城縣方面在寧苑向國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一行作專題匯報,我本人要參加匯報。”趙國棟言辭墾切。

陶國治怔了一怔,這可有些大條了,現在還是一個初驗,遠遠說不上拍板定案,原來定的是在土城縣政府進行匯報,這麽現在一下子提到這麽高,而且趙國棟本人還要親自匯報?

“趙書記,這是不是有些……”

“陶局長!甭說了!走到我的地頭上,就聽我的行不?大家來一趟也辛苦,三四百公裏,不容易。你總得給我一個機會盡一下地主之誼吧?”趙國棟笑吟吟地道。

陶國治苦笑起來,“趙書記,我去征求一下宋局長意貝吧。”

“得!陶局,宋局長他們還不是聽你的,寧陵那邊已經準備好了,一個小時就到,我看差不多我們就走吧。”趙國棟不由分說。

陶國治在車上也就在琢磨著這位趙書記肯定是有啥企圖,否則不可能這樣熱情!甚至熱情得過了分,只是文物局這條線不像其他部門,既沒有啥項目,也沒有多少資金,你的申報能不能討關那也得看你東西的真材實料,而且就算是申報過關,每年國家文物局撥下來的經費也是極其有限,維護修繕主要還是要靠地方政府,可以說並沒有多少實質上的經濟利益。

如果說把原因歸結於這位市委書記對文物事業的熱愛,顯然有些可笑,就算是他真的對文物保護事業感興趣或者重視,那也用不著采取這樣的方式來體現。

這位市委書記精明著呢,聽說在懷慶就是以擅長搞經濟見長,怎麽會一下子就迷上了文物保護事業?

這裏邊絕對有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