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三峰競秀 第64節 餐前點(2)(第2/2頁)

“讓秘書長見笑了,我那點本事不足掛齒。”趙國棟謙遜地道:“秘書長協助楊校長將安大一手打造成為全國一流大學那才是真本事。”

“行了,趙書記,我看我們倆還是別相互吹捧了,別人聽到還以為我們倆是倆佞臣呢。”楊勁光哈哈大笑。

“秘書長,您長我幾歲,直接叫我國棟行了。”趙國棟見對方心情不錯,有意拉近距離,含笑道:“這樣聽起來也免得別扭,我心裏也踏實一些。”

“行啊,國棟,去了三個月感受良多吧?不過我感覺你適應很快啊,尤其是這幾個大項目據說很有看點,就看你們市裏落實情況了。呆會兒東流書記可能要重點聽取這幾個項目的匯報,不要摻雜水分,是怎麽樣就怎麽樣,另外可能東流書記也要了解一下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會不會給寧陵地方帶來環保上壓力,這一點我在電話裏也給你說了,你的匯報要尤其細致,你知道東流書記對這一點很敏感。”

楊勁光也相當爽快,這很投趙國棟的胃口。

“秘書長放心,我們寧陵絕不走永梁老路。”趙國棟很自信地回答道:“我們已經準備提前啟動工業廢水處理項目,以保證我們市裏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發展的需要,在這一點上我們市委市府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寧肯在經濟上發展慢一步,絕不等經濟發展起來汙染也跟上來我們再來治理。”

“這樣就好,我就是有些擔心你才去寧陵,感覺壓力太大,所以會急於求成,你們市委市府有這樣的共識就再好不過了。”楊勁光感覺到這個市委書記性格和自己有些相似,爽朗直率,而且在對待問題的態度上也是坦率堅決,不搞那些遮遮掩掩的虛滑噱頭。

“秘書長,要說沒有壓力,那是假話,您可能還不太熟悉寧陵情況。前幾年發展速度比較快,但是從去年開始下滑,實事求是的說這並非寧陵全市幹部工作沒有以前努力,而是結構問題造成了寧陵經濟發展缺乏後勁,尤其是工業這一塊產業結構太過單一,科技含量較低,產品層次缺乏提升空間,這主要還是和前期寧陵工業底子薄,後期又沒有注重引導企業積蓄研發力量推進產品像科技含量高和升級換代的緣故。”

趙國棟琢磨著怎樣讓這位上任這麽久還從未來過一次寧陵的秘書長盡快了解寧陵情況,以便日後也能夠對寧陵的發展變化多一份理解。

“所以現在我去之後在工業經濟上除了在結構上多培育支柱產業外,也要從政策上推動企業進一步增強研發實力,提升企業發展後勁,這是關鍵,否則在產業競爭中,企業始終處於被擠壓的邊緣。”趙國棟一邊介紹一邊也在闡述自己的觀點:“工業是一座城市興起的關鍵。沒有發達的工商業就不成其為一座嚴格意義上的城市,寧陵傳統上就是農業大市,但連農業強市都不算,工業更說不上,很多農業地區因為前期起點很低,所以起步階段增速很猛,但是一旦達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就要進入所謂的瓶頸期,現在的寧陵就處於這樣一種狀態,要突破這個瓶頸,實現飛躍,就必須耍有非常手段和非常魄力,這也可能會引來很多爭議和批評。”

楊勁光默默點頭,搞經濟和搞學術有類似之處,你要求得創新突破,就必須要跳出窠臼,難免就會引來一些傳統觀念和勢力的抨擊和阻撓,這一點他也深有體會。

趙國棟說這番話的意思也很明白,那就是希望自己能理解有些時候寧陵的非常之舉,在這一點上楊勁光到是十分理解對方的苦衷,尤其是這樣年輕一個市委書記,就更容易受到攻訐責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