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三峰競秀 第72節 輕描淡寫的侮蔑(第2/2頁)

“新大橋將從這裏直接橫跨到對面西江區的烏魚嘴,屆時915國道烏江大橋和新烏江幹線橋之間的烏江河面,烏江幹線橋和越秀河大橋之間,將形成了兩段堪稱寧陵最佳自然山水景觀的華美畫卷,不但會進一步確立以烏魚嘴為核心的寧陵市區中心繁華區位置,同時也將將我們的城市發展方向變得更加多元多角度,既可以越過越秀河向南,也可以跨過烏江向東,同樣,我們也可以向西向北拓展。烏魚嘴就是西江區委區府所在的位置,烏江新幹線大橋一旦建成,將鞏固烏魚嘴的城市核心基點位置,同時也適當地將城市發展主方向向東轉移,這不可避免的會影響到西江區向越秀河南發展的規劃。

作為新任市委常委的劉如懷擔任西江區委書記時間也不長,對這一點已經有了一些危機意識,城市向東必然會牽涉到資源向東的配置。原本已經有不少市級行政機關有意要向越秀河南搬遷,但是江東新區方案一出爐,求政府就出台了所有市級行政機關暫緩向河南新區規劃的意見,這對河南新區的規劃發展造成了很大困擾。

分管河南新區規典建設的副區長莫榮已經向劉如懷提出了警告,一旦市裏把所有資源向江東新區積聚,必然會造成河南新區的空心化,原本不少市政設施和公用事業建築都明確要落足到河南新區的,現在都有可能出現變數,比如市體育館、市圖書館、市文化藝術中心、市青少年宮,甚至已經談好引入的一家三星級酒店,都可能會泡湯。

鐘躍軍雖然在介紹城市規劃發展中說得很委婉,但是其核心肯定是要以市裏主導的江東新區為主,除非區裏願意將河南新區交給市裏,但這種“喪權辱國”的條約在曾令淳時代都被堅決抵住了,在他劉如懷身上就更不可能,寧肯市裏把自己這個書記帽子給摘了,他也不敢同意這樣的非分要求。

“江東新區一期規劃面積約7.5平方公裏,也就是大家現在看到的河堤以下這狹長的一片。南北縱深在五公裏左右,東西寬大概在1.2公裏到1.8公裏不等,是一個略顯狹長的不規則地帶,主要是從未開發過的卵石灘和河灘地,現在已經淪為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傾倒場。大家可能都能聞到一股惡臭味道,就是生活垃圾腐爛之後散發出來的。這一片地帶其性質最早應為規劃的蓄洪排洪泄洪區,準確的說在這條大堤徹底竣工之前屬於烏江舊河道的一部分。”

“現在大堤已經建成,但是仍然需要投入巨資加固,98年特大洪水仍然在前方堤岸上撕開了一條大口子,直接導致了東江區多個鄉鎮兩百多平方公裏受災,造成了東江區群眾極大的人員生命和財產損失。這還是全靠了這條緩沖帶起到了延滯洪水的作用,否則人員財產傷亡還會更大。”早已經等候在這裏的副市長竺文魁說得口水爆綻,唾沫橫飛。

“按照市政府的規劃,我們江東新區初步規劃為三期,第一期就是面前這7.5平方公裏,二期主要走向南延伸約3公裏,向東推進1.5公裏,使得整個江東新區面積達到25萬平方公裏。第三期是遠景規劃,計劃再向南延伸1公裏,向東延伸2公裏,使得整個大江東新區的面積達到45平方公裏。”

“建成後,江東新區將成為我們寧陵市的主要政治、文化、金融、服務業核心區,同時依托前面的妙峰山。這裏還將規劃建成一個森林公園,未來這裏也將是一片生活居住環境最優的區域,將和我們西江區具有歷史特色和民俗特色的老城區形成一個交相輝映的壯觀景象。”竺文魁也不管用詞是否得當,一大堆諛辭滾滾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