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三峰競秀 第八十三節 皮與毛,錦與花(第2/2頁)

趙國棟的確還沒有拿定主意,關鍵在於他不知道究竟會是什麽時候才會爆發第一例SARS病例,他只知道是會在南粵出現第一例病例,但是具體情況怎樣他卻一無所知,好在天下網總部就在羊城,趙國棟希望趙雲海那邊能夠在最快時間內反饋給自己一些有益的東西。

※※※

趙國棟的京城之旅收獲不少,和劉若彤的關系又重新拉近並恢復到了原來那種縈繞著縷縷溫情的感覺,這讓趙國棟很高興。

說服蔡正陽開始全面啟動原有戰略儲備基地的儲油計劃也是一個令人高興的事情,僅此一筆足以讓國家為此少付出許多不必要的外匯,無論如何自己也算是做了一件於國於民都有利的事情。

蔡正陽的去向已經基本明確,趙國棟甚至覺得也許中央不會等到十六大召開之後才會讓蔡正陽卸任能源部長,至少從蔡正陽和他談話間的感覺是如此。

並不出趙國棟所料想的那樣,蔡正陽的去向極有可能是西南地區的邊陲大省——滇南省,這個多民族地區位置極其重要,尤其是中央將發展對緬關系提上一個戰略高度之後,這個省份的地位就更顯突出。

與緬甸方面就合資建立滇緬鐵路、公路以及輸油管線的工程很大程度也需要滇南地方黨委政府的全力配合和支持,這也是中央可能要將蔡正陽放在滇南這個位置上的主要因素,同樣滇南較為落後的經濟格局也需要蔡正陽這個從安原第一縣——華陽縣縣委書記走出來的這樣一個搞經濟出身的角色來打破。

怎樣實現經濟又快又穩的發展,同時進一步在這個邊陲大省實現各民族共享繁榮富足的生活這個宏願,中央也是對蔡正陽寄予了厚望。

蔡正陽終於得償所願的要主政一方了,趙國棟很是為他感到高興。

滇南省基礎條件雖然薄弱,但是其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都還是不錯,尤其是面對有對緬、對越、對老為主中南半島地區經濟貿易往來的天然優勢,如果能夠善加利用,無疑可以使滇南成為中國發展與東盟地區經貿往來的橋頭堡。

唏噓感嘆之余,還是需要回到現實中來,蔡正陽要去主政一方了,自己還偏居一隅,一晃工作十二載,在別人看來自己似乎是一帆風順春風得意,但是趙國棟才知道自己面臨的挑戰,從能源部回到地方上,就像劉拓和自己談話時所說,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個大環境下,要想實現自身資歷和地位的凸顯,那就是要在經濟發展上做文章,其他一切都是錦上添花的東西,沒有這張“錦”,再多“花”也是虛幻。

趙國棟不得不承認劉拓的眼光犀利思維深刻,社會民生保障也好,幸福感指數也好,花園城市也好,這些都是“毛”,而經濟發展才是“皮”,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一切都只有建立在“皮“之上,才能讓“毛”顯得更鮮艷奪目,所以永梁咬定“青山”不放松,就是排除一切“幹擾”發展經濟,也不能不說抓住了要旨,這種觀點可能還需要兩三年之後才會漸漸調整過來。

寧陵必須要發展,要快速發展,除了引進的這幾個項目要盡快建成投產之外,還需要更進一步優化環境,建立一個讓投資者慕名而來的氛圍和環境,要讓外地投資者覺得在寧陵投資安全放心,打造這樣一個環境,需要從各個環節上進一步深化服務意識,前期的轉變觀念和整頓作風只是一個開始,寧陵要在這上邊咬定“青山”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