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三峰競秀 第一百一十八節 曲線(2)(第2/2頁)

“呵呵,你想要啥補償,是不是覺得榮山唐江條件更好,我可以向省委建議調整你到榮山或者唐江擔任市委書記。”任為峰笑著擠兌對方。

趙國棟趕緊舉手投降,“任省長,你就饒了我吧,我不是怕去唐江榮山,只是來寧陵才一年時間。剛把手上工作弄順溜,又讓我去折騰,也太不厚道了吧?而且寧陵也處於關鍵時期,再等上兩年,等寧陵工作完全上軌道了,省委讓我上哪兒我就上哪兒,榮山也好,唐江也好,都不在話下。”

“呵呵,等兩年,那時候怕就不是讓你到唐江榮山了。是該讓你到更高的位置了。”任為峰臉上掛著若有若無的笑意。

“嘿嘿,咱現在還不敢想那些,不過若真是有那麽一天,那也要全靠為峰省長的全力提攜。”

趙國棟在任為峰面前也不過分矯情,後一句話也是語出至誠,聽得任為峰心中也是微微一動。

趙國棟這個人是個值得一交的人,不僅僅是他有發展前景,更在於這個人本性,至誠的本性。

這是個不忘本的人,從他和蔣蘊華之間的關系可以略窺一斑,蔣蘊華在擔任寧陵市委副書記時無疑幫助過趙國棟,所以趙國棟一直記得這份情,蔣蘊華地位變遷並沒有影響到他對與蔣蘊華之間的關系,這大概也是戈靜十分看得起信得過趙國棟的原因。

幾年下來,他和自己的交往從最初的普通工作往來發展到頗為投契,再到現在已經有了一定友情基礎,不再純粹是上下級之間的工作關系,而是可以一起相互探討時政,交流觀點看法的朋友關系,只不過這種朋友關系比較微妙而已。

“國棟,你現在的做法很好,不要還把目光局限於那些具體的工作上,而是要致力於建立、改進和完善體制制度,就像你們在招商引資上建立起來的許多制度和推行許多好的做法,這才是發展的根本。單憑哪個人的個人能力,能引來一個兩個甚至三個項目,但是卻無法形成一個良性的長久吸引磁場,這樣的發展是不能持久的。”任為峰認真的道:“你在懷慶時實際上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想著手改變,但是我感覺你還沒有真正付諸實施,就走了,現在在寧陵你應該把你的想法好好貫徹下去。”

趙國棟也灌了一大口菁華泉下去,默默點頭。

任為峰這番話也算是金玉良言,要想讓一個地方的發展變得可持續,機制位置是關鍵,只有解決了機制問題,讓一切都形成了一個良好不斷更新的體系。才能吸引到來自各方面的產業來,單靠個人本事能力那是相當有限的,自己現在就是要在寧陵竭力推行並把這些東西系統化,最終要通過制度固定下來,當然固定下來就不是一成不變,還要隨著時代和經濟狀況的變化不斷微調和創新,以便更好的適應經濟發展需要。

例如建立完備的職教體系以便能提供充足的初級熟練勞動力,這是寧陵市委市府對福田和康明斯兩個項目投資方的承諾,僅這一點,市委市府就要動用大量資源,改造現有的職業技術中學,有針對性的為康明斯和福田培養熟練工人,當然康明斯方面和福田方面也承諾要派出技術人員幫助培訓指導,在趙國棟看來,這就是一個雙贏工程。

又比如設立人才補貼和建立專家樓,這都是一種激勵機制,要把它形成制度貫徹下去,表面看上去似乎財政要支出不少,但是這樣一個吸聚效應和影響力其帶來的巨大正面作用卻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在這一點上雖然市裏邊有不同意見,但是趙國棟卻毫不動搖,而尤蓮香在這一點上也相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