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異軍突起 第十四節 磨刀不誤砍柴工(第2/2頁)

會場下邊想起一陣嗡嗡嗡嗡的竊竊私語聲,應書記這番話可真是夠勁道,火辣辣的丟出來,別說寧陵,連懷慶和永梁一幹領導們都覺得不是滋味。

“所以我也看了聽了,和大家一樣,提煉出來的東西得和自己實際相結合,我不多說,在這裏我只舉兩個例子,我覺得這兩個例子,足以看出寧陵市委市府所做的工作,我想也值得大家好生琢磨思考一下。”應東流視若無睹,自顧自的道。

“我在參觀由江南耀華材料有限公司投資的寧陵耀華電子材料有限公司項目時,和他們的負責人有了一番攀談,當問及他們為什麽會選擇寧陵作為投資地時。企業負責人告訴我們一個故事。”應東流的一番話立即勾起了下邊與會人員的興趣。

“耀華公司一位大學畢業沒有多久的工程技術人員,隨同公司考察團意興幾人一起到安原考察投資環境,這位技術人員負責考察安東地區,他先後考察了安東和安東南幾個地區,結果在考察寧陵時在公交車上突患重病,被公交車上旅客送到了寧陵市第二人民醫院,結果一檢查必須要馬上手術,而這位病患者身上除了一張身份證之外,只有幾十塊錢,而且穿著很樸素,嗯。準確的說是有些破舊。”

下邊一幹人都是屏住呼吸,連台上的一幫人都是豎起了耳朵。

“我要說的是,這位患者的身份證也是他靠上大學之前辦的,是黔南一個很貧困的縣裏農村的,而誰也不認識這個患者,他當時已經陷入了半昏迷狀態,寧陵市第二人民醫院立即為這位患者進行了手術,手術很成功,但是為了這位病患者的健康,需要大量輸血,而手術費用也很昂貴,已經欠了相當大一筆。”

“據說當時寧陵市第二人民醫院為這個問題也進行了一番爭論,有人建議手術後保守治療,這樣能保住患者生命,也不至於費用太高,只是對患者身體健康有些影響,但是最後醫院還是決定為他輸血進行了積極治療,後來這位患者清醒後和他單位同事聯系上了,單位同事趕到,最後這位患者痊愈恢復了健康,出了院。”

下邊的參會人員都在琢磨著省委書記這番話中的味道。

“這位企業負責人告訴我們,這位工程技術人員並非他們單位上的什麽高級人才,就是一位十分普通的工程技術人員,但是他在寧陵的這番遭遇不知道怎麽傳到了董事長耳朵裏,董事長對此大為感慨,說現在世風日下的情況下,唯利是圖漠視職業道德的醫療機構比比皆是,而在寧陵竟然會遇上這樣一種情況,這不能不讓他感到震驚。”

“後來這位董事長親自到寧陵考察,詢問起寧陵醫療衛生機構,才知曉寧陵市政府專門設立了一筆緊急救助基金,用於在緊急情況下比如車禍、突發疾病對病患的搶救費用,對此他大受感動,在安、川、渝、湘、黔、滇幾個內陸省份十多二十個地市考察多處之後,他最終決定在寧陵投資建廠。”

“決定這位董事長在寧陵建廠的並非這一件事情,寧陵交通條件、電力保障、政策優惠等等諸多因素都很重要,但是企業負責人告訴我說。在最後剩下的幾個投資地選擇中爭論很激烈,董事長在董事會把這個故事講了之後,最後說了一句話,一個政府能夠在這些環節考慮得如此周到和人性化,這樣的政府信譽度不問可知,董事會後來以多數票支持在寧陵投資建廠獲得通過。”

......

“為了一個民營企業到國外投資建廠獲得融資和擔保,一個局長能夠三番五次親自帶著企業負責人跑省城,甚至還兩度飛首都,從申請開始到一直獲得通過,至始至終一直有一位副局長負責全程跟進,從不缺席,市裏分管領導也和三度到省裏和分行領導進行交涉協商,市裏主要領導也親自給國際開發銀行總行有關領導反映情況,我不知道我們其他市的部門領導和分管領導能否做得到?”

......

“我希望我今天講的兩個事例能夠引起大家一些興趣,而不要感慨一番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就過了,一個地方投資環境的優化不是靠一個政策或者兩個會議,甚至哪位主要領導拍拍胸脯表表決心就能馬到功成,這需要長時間一點一滴的日積月累,磨刀不誤砍柴工,忽略了這一點,那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