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異軍突起 第六十三節 寧陵虎(第2/2頁)

“勁光,省裏也有省裏的難處,下邊地市也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就真的揭不開鍋了。前些天穆剛來匯報工作,就說寧陵正在積極促成從南華經南渡、雲嶺到寧陵的這條公路重新改建,可是南華方面苦於資金不足,雖然也有意,但是卻一直遲遲動不了,但是寧陵方面卻已經動了起來,雲嶺到寧陵的公路改擴建工程已經全面啟動,而雲嶺到南渡之間的公路雲嶺段,也已經動工,但是南華方面在籌集資金上卻仍然差一長截,希望省裏能夠墊資。”

應東流嘆了一口氣,“省裏的政策是你修好了之後再根據實際建設費用給予一定補助,但是卻沒有先行墊資的先例,南華這是故意在將省裏呢,王廷華整天不知道去思考怎樣去開源節流,卻一門心思來琢磨怎麽鉆省裏邊的政策空子。”

“呵呵,應書記,這和寧陵的表現也是異曲同工嘛,只要能達到目的,都算是本事。”楊勁光有意為南華方面緩頰,王廷華是南華市市長,也是個心思靈巧的人物,和楊勁光關系也不錯。

“哼。勁光,你不用為王廷華打掩護,我知道南華經濟條件有限,但是你要說南華財政狀況就真的比寧陵差多少?”應東流搖搖頭,“南華去年GDP三百二十億,市級地方財政收入二十八億,寧陵去年GDP才不到兩百億,市級財政收入才不到十八億,就算今年寧陵財政收入有很大增長,但是就能超過南華很多麽?”

“而且我一直認為在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上你如果一味依賴財政,肯定不是辦法。怎樣多渠道拓寬投入來源,我覺得這也反映了一個地方黨委政府的視野是否開闊,思路是否清晰,說穿了,就是一個地方黨委政府班子的能力問題。”

楊勁光默然不語。

寧陵今年的發展勢頭實在太兇猛了,《經濟日報》甚至以“來自安原的寧陵虎”為名來誇贊寧陵經濟發展,尤其是盛贊了寧陵在確定發展以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節能設備為主的新產業導向上的精準定位,全力以赴改善投資環境,大力招商引資,取得豐收碩果,這篇文章也在全省引起了熱議。

而寧陵的高速發展把省內其他城市發展都襯托得暗淡無光,就連懷慶和永梁這兩個前兩年增速一直輪流奪冠的熱門選手今年也被寧陵遠遠的甩在了後邊,根據目前數據顯示,無論是GDP增速還是工業增加值抑或是市級地方財政收入,寧陵都要一年就實現翻番,這固然與去年打下的基礎以及其基數較低等其他一些客觀因素有關,但是無論如何這都算得上是一個經濟奇跡。

而這也是應東流之所以力排眾議堅決支持將陸劍民和尤蓮香兩名寧陵幹部調任到其他地市擔任主要領導的原因之一。

楊勁光能夠理解應東流的心情和承受的壓力,寧法主政其間安原經濟實現了連續多年的快速增長,極大的拉近了與全國排名第四的浙省距離,但是現在浙省經濟今年又實現了快速增長,與安原經濟再度拉開,這對於應東流來說是一個難以忍受的巨大打擊,所以這種情況下其他因素都要擱在一旁,只要有益於安原經濟發展,他都要毫不猶豫的一力堅持。

趙國棟這小子在寧陵的表現的確也當得起應東流在省委常委會上的高度表揚,一個三十三歲的市委書記,上任一年半時間,能夠交出這樣一張燦爛的答卷,以至於前段時間中組部一位領導來安原考察時,應東流在談及年輕幹部的培養、鍛煉和使用時,也是專門舉了趙國棟這個範例,當時陪同的楊勁光很清楚記得中組部那位領導對趙國棟的事例十分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