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異軍突起 第九十八節 關懷(第2/2頁)

“得了,國棟,你尤姐雖說現在是坐在火山上一般,但是還是要感謝你的幫助,沒有你的鼎力幫忙,你尤姐清楚自己的份量,沒有這麽容易能到這個位置上。”尤蓮香臉上浮起一抹笑意,“不過,國棟,我得說,你主觀好意卻未必能收到客觀效果,你尤姐現在真有一個形容好比,黔驢技窮。”

“呵呵,尤姐。你把自己比作驢?至於麽,唐江情況就糟糕到這種程度,天塌下來也得有個兒高的頂著,你們金書記呢?真要有啥麻煩出來,也輪不到你這個剛剛當選的市長來承擔責任吧。”趙國棟不以為然的笑道。

“國棟,唐江社會治安狀況很好,出不了啥大事兒,該出的大事兒早在幾年前就顛簸夠了,該破產的企業也都大多破產了,上一屆黨委政府也為此付出了不少代價,據說那時候市政府大門處隨時都有幾十上百人圍著候著。只要看著小號車就要攔著,弄得市裏領導專門在市委市府大院背面和側面各開了一道小門,這樣只要遇上這種事情,就自動轉向一邊。”尤蓮香自我解嘲的笑著道。

“那這樣不是正好?只要社會局面穩定,正是發展經濟的好時機啊。”趙國棟抿了一口紅酒,若有所思的道。

“社會局面談不上什麽穩定,只是大家都拖習慣了,見慣不驚了。”尤蓮香輕輕嘆了一口氣,“或者說就叫麻木了。”

趙國棟沒有接這個話題,這話尤蓮香自己可以說,他作為外人,不宜插言。

“國棟,我初來唐江也還是帶著滿腔激情和一顆火熱的心,可沒到兩月,我這裏都快被凍僵了。”尤蓮香拍了拍她自己鼓鼓囊囊的大胸脯,苦笑著道:“還是你說得對,一個地方不在於自然條件好壞,不在於基礎設施的先進還是落後,也不在於產業底子厚薄,關鍵在於幹部群眾的思想觀念、意識和作風。”

趙國棟不搭話,只是靜靜的聽著尤蓮香的傾訴,他知道自己今天來免不了這一關,這也許是尤蓮香渴望自己到來的主要原因,他需要這樣一個傾訴的機會,自己是最好的對象。

“唐江自然條件比寧陵好得多,基礎設施比現在的寧陵要差一些,但是比起三四年前的寧陵要強得多,產業底子原來不弱,但是這幾年基本上就垮了下來,反而給市裏留下一大堆窟窿,棉紡織、塑料、制糖、建材,這是原來唐江支柱產業,現在基本上都垮了,棉紡織那是國際國內氣候原因,唐江一棉垮了,給市裏撂下三千多工人,二紡廠多脫了幾年。還是擺脫不了破產的命運,給市裏擺下一大堆債務外加兩千多下崗工人,僅這兩個廠職工加家屬,就是一兩萬人,活生生就差點讓唐江市給拖死。”

尤蓮香臉上掛著一絲的無奈的微笑,“糖廠曾經紅極一時,在全國都是小有名氣,可沒想到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市場風雲變幻,唐江糖廠跟不上時代,兩年就敗了下來,現在還是要死不活,至於塑料和建材行業,都大同小異,一句話,經不起歷史潮流的洗禮,在永梁的大踏步前進中敗下陣來了,敗下陣不要緊,可是這麽多人是要吃飯的,光是低保和就業壓力就夠市區兩級政府好好喝一壺的了。”

趙國棟對於唐江情況略知一二,曾經風光一時的輕工業城市那時候可是全省的明珠,只可惜這顆明珠拿著掩著就漸漸失色了,周鄰地市的次第崛起,使得唐江人的失落感更甚。

環繞著安都市四周的城市都再叫嚷著要借力打力,發揮自己特長優勢,重塑各自的優勢產業集群,希望能夠從這方面來贏得競爭,重塑各自城市的新形象,但是由於長期基礎設施投入嚴重不足,現在驟然要想讓唐江市委市府改善永梁的基礎設施建設來尋求突破,顯然這有點不切實際了。

“尤姐,情況也許不像你說的那樣悲觀,我很想聽聽除了這些,你還有什麽想法看法。”趙國棟笑眯眯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