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異軍突起 第一百二十八節 必須要上(第2/2頁)

“四姐,你未免太高看我了,寧陵經濟這兩年的高速發展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因,我承認我個人在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你要說我個人獨享其功,我愧不敢當,目前我們市裏班子比較團結,在發展觀上看法也比較一致,這是這兩年寧陵經濟發展的主觀原因,客觀條件就是國家經濟這兩年也處於向好勢頭,兩者結合起來,才會使寧陵經濟實現高速增長,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寧陵今年增速可能會不及去年,但是其GDP增加值不會低於去年,我們寧陵市今年的GDP目標是七百五十億,財政收入突破一百億,所以在我看來。寧陵經濟狀況是完全可以承擔得起一座機場的營運。”

趙國棟的話語落在劉喬耳中,劉喬臉上浮起一抹得意的笑容:“國棟,瞧瞧,你自己也對寧陵機場的營運狀況並不看好吧?寧陵市政府是不是也做好了要承擔起機場虧損的思想準備,用財政補貼來維持?”

“呵呵,四姐,我不瞞你,市裏邊是有這個估計,但是我相信寧陵機場運營虧損的時間應該是短暫的,我有信心在建成三年甚至一年之後就可以實現盈利,這是根據寧陵各方面條件評估出來的。並非我信口開河。”趙國棟目光中充滿自信,“所以我希望中華聯合投資再慎重考慮一下市裏的建議。”

“既然寧陵市財政狀況這樣好,你們也這樣有信心,為什麽要這樣竭力邀請我們中華聯合投資集團進入呢?”劉喬也不正面回答,而是反問一句。

“四姐,寧陵財政狀況很好,但是你也知道我們寧陵要想進一步保持高速發展勢頭,就必須要繼續加大在基礎設施上的建設,來增加強寧陵發展後勁和吸引力,另外隨著中央政策的調整,對於解決社會民生事業方面的投入日益加大,也要求地方上在這方面配合加大投入,現在中央不少政策和項目都是要求地方必須要跟隨投入,否則中央這份資金和政策優惠便享受不到,這也逼得省市縣三極都不得不采取這種方式來加大投入。”趙國棟耐心解釋。

“今年我們寧陵還有兩座橫跨烏江的大橋開工建設,其規模都不於烏江主幹線大橋,另外也還有多條市區連通各縣的公路改造項目要動工,加上今年又是我市確定為期三年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第一年,這方面投入也不會小,這幾大項,動輒都是幾個億的投入,所以在市級財政上仍然是捉襟見肘,才會希望通過對外融資來解決部分資金問題。”

劉喬半晌不語,目光卻是落在面前的茶杯裏,若有所思。

趙國棟也知道僅憑這一點的確難以說服劉喬,中華聯合投資不像滄浪集團,劉喬也不是趙長川,可以一言而決,作為投資者,首先要考慮投資風險,再其次是投資收益率,從兩方面來看,寧陵機場項目都不盡人意,但是對於寧陵來說,這個機場項目又必須要上,尤其是在聽得賓州方面也有意要上機場項目時,這對趙國棟的壓力就更大了。

正如劉喬所說的一樣。機場項目不僅僅是機場本身這麽簡單,它本身的盈利虧損是一回事,對於一個地區整體帶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是簡單用機場盈利虧數額能夠衡量的,更不用說一個機場對於一座城市的形象樹立、區域定位等等諸多方面都有著其他設施難以比擬的提升作用,可以說一坐機場甚至能夠決定寧陵是否可以成為安原經濟副中心、安東湘西地區的區域次中心,所以趙國棟認為,無論如何,寧陵機場必須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