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厚積薄發 第三十四節 有何不可?(第2/2頁)

“國棟,你這話有些偏題了,國企也不好過,你不要認為國企就真正是衣食無憂了,如果準確的說,應該是壟斷性國企在許多方面獲得較多優勢。”孫曉川聽出了趙國棟話語中的含義,笑著伸出指頭點了點趙國棟:“但這都不是壓縮淘汰落後產能就要對民營企業網開一面的理由。”

“瞧瞧,心虛了,是不是?你這壟斷性行業似乎不包括你們航空業一樣,哼,你們航空業在我看來現在屬於壟斷,雖說這《國內投資民用航空業規定》快出台了,但是我敢打賭將來對民營資本開放之後,你們三大國有航空企業也會是處於隱性壟斷地位,那些個對民營資本開放鼓勵進入發展的把戲也只能騙騙外人,那些真正進入了你們航空業的民營資本很快就會讓他們感受到‘玻璃門’的滋味,除非國家下達決心要推進競爭機制。”

趙國棟瞥了一眼孫曉川,航空業民營資本禁入的解禁令已經幾經醞釀,《國內投資民用航空業規定》估計也會在今年內出台,屆時肯定會有不少吃螃蟹者躍躍欲試,到時候這些人難免不會嘗到苦楚。

被趙國棟這一番話弄得有些尷尬,孫曉川也是《國內投資民用航空業規定》這一規定的起草參與者之一,對這個規定各界爭議也很多,認為三大國有航空企業實際存在的壟斷地位會對後進入的民營航空企業構成巨大的打壓,不利於航空業的競爭。

趙國棟和孫曉川的對話引來班上周圍其他不少同學的好奇,一個市委書記,一個大型國企的老總,這番對話似乎牽扯到了各自不同領域,倒也是有些意思。

“國棟,咱們別扯遠了,還是回到民營企業問題上來吧?”孫曉川笑著道。

“民營企業的發展需要一個有利環境,在我看來,對民營企業的政策支持應該絲毫不亞於外資和合資企業,我曾經聽說過一些說法,說外資和合資企業的政策過分優厚甚至到了似乎有點子‘寧與友邦,不給家奴’的味道,這話有些過火,畢竟當時國家剛剛對外開放,亟需外來資本和技術,但是現在改革開放已經二十多年,國內情況已經大變,對於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我們歡迎不歡迎,當然歡迎,但是歡迎是不是應該有一個度,這種超國民待遇是否合理,我覺得這都有待於商榷。”

“反觀民營企業卻處處受到壓制約束,處於在夾縫中艱苦掙紮生存的狀態而無人過問,一些民營企業家不得不求助於取得一個人大代表或者政協委員的帽子以求換來所謂的‘政治保護’,這恰恰是他們這個群體感覺到受到壓制和不安全的表現,他們不得不采取各種非正當方式來謀求保護自己利益,而這往往卻成了一些地方官僚借機斂財貪腐的手段,我想如果給他們一個和國企、外企和合資企業平等的環境,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是不是可以彰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制建設的公開公正公平呢?”

幾個圍觀的學員都拍起手來,趙國棟也不管他們是真心還是假意,大大方方的拱了拱手,“一家之言,說得不好,歡迎大家批評雅正。”

“趙國棟,我覺得你剛才講的很有些意思嘛,為什麽不好好構思一下寫一篇像樣一點的文章呢?這次學習也鼓勵學員們寫一些交流性的文章,包括發展經濟方面和從政方面的,不局限於某一方面,我感覺你在這方面還是頗有些心得體會的,完全可以把這些提煉綜合一下寫出來,讓大家都來參考參考嘛。”

趙國棟也沒有注意到組織員趙雅蘭也到了教室裏,見對方這麽一說,卻感覺似乎有點子揶揄自己的味道在其中,也不知道什麽原因,這位組織員同志對自己的“要求”也特別高,總愛給自己出點難題。

“有何不可?趙老師,那我就按照您的意思,下來之後班門弄斧一回吧。”趙國棟聳聳肩,十分隨意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