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厚積薄發 第七十一節 舉重若輕的結局(第2/2頁)

蘇覺華對趙國棟的期許讓丁森有些意外,他原本趙國棟應該是通過較為復雜的社會關系才打通了蘇覺華這一關,蘇覺華不是那種你隨隨便便就能說服他認可的人,但是從蘇覺華嘴裏丁森才意識到自己的判斷有些偏差。

趙國棟是毛遂自薦找上門,而且就還真的說服了蘇覺華對於他的說辭的認可,在言談間蘇覺華對於趙國棟印象相當好,甚至直言安原目前就是需要像趙國棟這樣勇於進取銳意拼搏的幹部,否則深處內陸的安原在發展大潮中只會越來越落後。

蘇覺華對於趙國棟上佳的印象讓丁森有些觸動,不過他也知道趙國棟這一兩年在寧陵取得的成績的確讓人振奮,只是這位市委書記委實太年輕了一點,經歷看似豐富,但是有很多都是浮光掠影的一閃而過,即便是在寧陵擔任市委書記也不過兩年光景,真正要步入更高的位置,丁森內心深處還是不太認同的。

不過蘇覺華的贊許還是讓丁森原來的觀點有些動搖,所以當應東流約談他的時候,他的態度變得有些模糊,但是已經基本上確定了傾向支持趙國棟的這個意見,而現在似乎一切已經明朗化了。

“東流書記,我也贊同郝部長和巴司令員的觀點,趙國棟同志履歷豐富,曾經在多個職位上任職,而且是從基層幹部中成長起來的領導,也在中央部委鍛煉過,應該說其從政經驗和綜合工作素質和能力都毋庸置疑,省委在考慮他擔任寧陵市委書記時就已經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而寧陵這兩年取得的成績也充分證明了他在寧陵市委書記任上比任何一任市委書記都幹得出色,資歷不是一個幹部提拔晉升的必要條件,我覺得我們選拔幹部更應該注重實績,否則也就失去了意義。”

丁森的發言猶如一柄重錘狠狠擊打在苗振中、孫連平等人的心坎上,這個老狐狸的表態基本上也就宣傳了今天這個常委會的討論結果已經毫無懸念了,這個時候連楊勁光、韓度、任為峰這些趙國棟的“親密盟友”尚未正式表態,整個戰局就出現了一邊倒的局面,這讓苗振中有一種龍應華被徹底出賣了悲滄。

苗振中有些黯然,也有些憤懣中夾雜的恍惚,以至於在廖永濤在闡述支持趙國棟作為省委常委候選人上報中組部的觀點時,他都有些心神不寧,甚至沒有聽清楚廖永濤究竟說了一些什麽。

他只知道這一戰實在有點螳臂當車蚍蜉撼樹的滋味兒,貌似威嚴沉穩的孫連平和秦浩然已經沒有發表意見的必要了,猶如兩具毫無思想的木偶,像齊華這種首鼠兩端的角色,只怕你能讓他保持沉默已經是最大的安慰了。

忽然間他也有些輕松和解脫,趙國棟的確是一個相當優秀的年輕領導幹部,丟開私人恩怨真正平心而論,趙國棟的發展前景的確也要比龍應華更遠大,在很多觀點和工作思路上也更具前瞻性,只是苗振中應該給龍應華一次機會,一個奮鬥了幾十年的幹部一次機會,只可惜這種機會卻不能作為一種福利待遇恩賜給某人,這更是一份沉重的擔子,需要他扛起,需要帶動一幫人,在這一點上自己卻恰恰有些著相了。

隨著廖永濤的發言結束,整個常委會也就進入了垃圾時間,秦浩然不痛不癢的發表了幾句贊同趙國棟作為省委常委候選人上報中組部,孫連平甚至只用了“沒有其他意見”幾個字來表明自己的態度。

當應東流將目光投過來時,苗振中甚至有一種說不出輕松,笑著點頭表示認同這次會議結果時是那樣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