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厚積薄發 第一百零六節 這就是命運(第2/2頁)

※※※

在向應東流匯報了之後,趙國棟心情篤定了許多,這件事情只要搶得了主動權,那就算是扳回了一分,對手雖然陰狠,但是大概也是做夢也沒有想到南粵那邊自己也能獲得消息,就憑這一點那就是天不滅我,大難不死,那就必有後福。

其他工作他也安排下去了,現在還是得把心思放在營救這些學生的問題上。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句話真的很準確。

下午兩點,山裏傳來消息,直升機和搜救隊伍幾乎是同時發現了被困大學生的蹤跡,幾支搜救隊伍在確定了詳細地點之後開始向具體位置kao攏。最後終於在一處崖壁附近找到了被困的十一名大學生,這些大學生雖然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況都不佳,但是生命無虞。

讓人揪心的是另外還有兩名大學生不慎跌落崖壁間的縫隙中,好在命大,被卡在了崖壁間凸出的一處石台上,上也上不得,下也下不得,但是好像兩個學生都受了不輕的外傷,連續四十多個小時的苦守讓兩個學生也是精疲力竭,如果不是搜尋隊伍終於找到他們,只怕他們還能否在那狹窄的石台上熬過一個晚上。真的很難說。

不過當專業的搜救隊伍到了,這一切就不是問題了,借助救援長索,搜救隊員很快就把兩名受傷學生通過兩人捆綁式的救助一起升上崖壁之上,然後用擔架擡走,其余十一名學生也是在兩名同伴獲救之後才一起離開了崖壁。

後來搜救隊才了解到他們也曾經想要派出人去尋求救援,只是兩組派去求援的隊伍都在半路上就迷路,完全找不到出山之路,不得不原路退回,到後來天氣更加惡劣,他們也不敢再派人出去求救,擔心一旦求救的人迷路,更有可能遭遇不測。

事實證明他們這樣作是正確的,這樣一兩個人外出求援,在不了解地形的情況下,極有可能迷路,甚至誤入歧途,那可能會帶來更多的變數,至少在一起,群體力量更大,也讓大家在心理上更有安全感。

當十三名蓬頭垢面的大學生的身影終於出現在了溝口時,整個溝口就成了一片歡騰的海洋,閃光燈映得人幾乎連眼睛都睜不開,而無數個話筒也伸向了這些個剛剛擺拖了死亡陰影卻又陷入了媒體狂轟濫炸的異國大學生們。

救護車早已經在前溝溝口上等候著了,等待著大學生們一到,做了最簡單的檢查之後,就趕緊把這幫學生們直接送到了寧陵市人民醫院。

媒體記者們也分成了幾撥,有的跟著救護車趕往寧陵市人民醫院,有的則留下采訪搜救隊伍發現這些大學生的經過,還有一兩位來自安原電視台和《安原日報》記者則要采訪秦浩然和趙國棟,請他們談一談這一次搜救成功的感想和經驗。

趙國棟的心思早已經沒有放在這上邊了,當大學生們生命無憂之後,他的心思就已經全數放在了怎麽來處理真正的危機上來了。

雖然省委那邊已經知曉,楊勁光也告訴自己應書記同意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一方面由省裏來先調查,然後主動揭蓋子,主動自我查擺檢討問題。另一方面積極做好應對媒體質疑和轟炸的準備,但是趙國棟知道對手一旦發現了自己這邊的動靜,肯定會同樣做出反應,對方還會發出什麽招,他也不知道,只能是見招拆招了。

趙國棟早就有感覺自己的常委位置不會這麽輕而易舉就手到擒來,但是他還是沒有想到對方竟然會在這個軟肋上下刀,真可謂一刀見血,直cha到了自己命脈上,如果不是趙雲海碰巧知曉了這個消息,他不知道事情會發生到那種程度,這就是命中注定自己不該遭此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