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厚積薄發 第一百一十節 鑫達(第2/2頁)

國內媒體素來是經濟學者們戰鬥的陣地,在這裏各個思想流派的每一次交鋒都會引來輿論的強烈關注,關於這一次調控的背景、手段和效果上,在國內經濟界也是爭論很大,尤其是在一些資本密集型和規模化要求較高的產業上,行政部門明顯性的傾向使得這一次調控一開始就帶有某種不確定性,而上層建築本來就是經濟基礎的表現,免不了就會在這上面發生碰撞,最顯而易見的表現就是輿論上的交鋒。

在飛機上趙國棟就一直在考慮自己如果冒然加入國內輿論的交鋒會不會適得其反,畢竟自己身份的不同加上有背著這樣一個事情,如果在公然跳出來,那傾向性就太明顯了,很容易招來不必要的反擊,所以他也琢磨著只能通過迂回側擊的方式來進行。

調控大政肯定是沒有錯的,關鍵是調控手段和具體方式,政府怎樣來公正公平的保證調控政策不至於偏向某個利益群體而削弱某個群體,這就是一個規則公平性問題,在這一點上行政部門的調控權力上應該受到約束和制約。

據說關於為民營經濟正名和解除束縛的一份政策性文件正在高層醞釀,目前已經開始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這一份文件估計也會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作為一個重要議題進行探討。

趙國棟就是打算借這個機會探一探風,同時也要和鑫達集團負責人進行接洽,據悉周鑫周達兩兄弟已經到了京裏,參加全國工商聯的一個會議。

趙國棟倒不指望周鑫周達兩兄弟能把政策給扭轉回來,但是也希望周鑫周達兩兄弟能夠借助全國工商聯這個平台發出一些聲音,促進自己這樁事兒的盡早落板定案。

※※※

對於周鑫周達兩兄弟趙國棟並不陌生,在雲嶺電解鋁這個項目上,趙國棟一開始是持反對態度的,原因之一就是趙國棟認為電解鋁項目國內市場已經出現過剩,而且這種高耗能產業國家會采取逐漸壓縮調整和調高門檻的戰略,規範電解鋁行業,雖然雲嶺有較為豐富的電力資源和礬土礦,但是作為國家政策不會因為你個別個案而做出妥協。

不過周鑫周達兩兄弟與趙國棟進行過幾輪長談之後讓趙國棟對周鑫周達兩兄弟的觀感大為改觀,也對鑫達電解鋁項目的前景從悲觀到謹慎樂觀,在趙國棟看來,周鑫周達兩兄弟作為民營企業家的卓越者,無疑有著其獨到之處,周鑫視野寬闊,雄心勃勃,魄力大,周達心思慎密,精於策劃,擅長運作,兩兄弟就像是天作之合。

鑫達集團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調整,但是主業始終不丟,一直保持著在整個集團核心盈利板塊,而這一次之所以敢於將寶押在電解鋁行業上,也是經過相當慎密的市場調查和成本分析,認為這個時候進入電解鋁行業為時不晚,作為民營企業他們可以在這一點上比國有企業做得更好更成功,而以雲嶺現在的條件,即便是鑫達不上電解鋁項目,日後也有可能像中鋁或者五礦集團這樣的國資企業進入這裏,為什麽就不可以讓有信心做得更好的民營企業來做呢?

周鑫周達和趙國棟的交談中相當明確的表明了這一態度,他們如果下定決心要做這個項目,就一定要把這個項目做得做好,作成典範樣本,要讓外界持質疑和敵視態度的人都無話可說。

正是周鑫周達的這種表態讓趙國棟態度有所改變,他後來有保留的支持這一項目,但是提出了兩條,第一,鑫達電解鋁項目必須要對當地老百姓的生活起到明顯改善效果,趙國棟特別提出是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改善,而非對當地政府財政狀況改善,第二,這個項目必須要嚴格遵循最嚴格的環保評估,絕不能以犧牲環境來做成這個項目,周鑫周達兩兄弟都很鄭重其事的承諾了這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