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誰持彩練當空舞 第二十六節 文城班子(第2/2頁)

雖然張國富也認為文城地區領導幹部思想還有待於進一步解放,但是趙國棟卻是比較滿意,無論是哪樣工作也需要一個過程,想要一蹴而就只會適得其反。

“國富,文明,你們能認識到這一點就好,客觀因素上的制約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努力來彌補,但是主觀上尤其是思想上的差距我們就義不容辭的要迅速解決,我個人認為,文城地區總的局面是好的,但是要努力拓寬眼界,解放思想,認真改善工作作風,尤其是在為經濟發展服務的工作作風,牢牢樹立圍繞經濟發展這一中心工作服務的觀念,這一點做到家了,甚至比引進一兩個大項目大企業更重要。”

趙國棟點點頭認同張國富的觀點:“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這個梧桐樹不僅僅是指基礎設施建設,而且也包括黨委政府的工作作風和效率,後者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比前者更重要,尤其是對於外資和沿海地區的民營資本來說,他們更看重地方政府的態度和作風,哪怕是硬件條件差一些,只要地方政府作風過硬,這一點我在寧陵工作期間感受尤深。”

趙國棟這番話讓張國富和韋文明都頗為動容。

文城地區地處滇南東南一隅,基礎設施落後,經濟發展一直沒有太大起色,張國富和韋文明二人都在書記和專員位置上呆了兩三年時間了,要說地位也早已穩固,但是經濟發展不起來卻成了兩人心中最為糾結的難題。

兩人早已經捐棄了搭班子初始時的些許嫌隙,都是一門心思琢磨怎樣把這文城經濟搞起來,尤其是在蔡正陽擔任滇南省委書記之後對於地方經濟發展的越來越重視,對待經濟發展不力地區黨政主要領導態度也是日益嚴厲,這讓兩人心中也是常懷惴惴之心,把經濟搞起來也成了兩人共識,但是由於文城地區基礎的確太過薄弱,加之交通條件限制,二人也是費盡心思招商引資希翼能夠取得突破,但是始終起色不大。

這一次趙國棟就任組織部長之後的滇東調研考察也是讓兩人心中有些擔心,已經有一些風聲傳出來稱中央對滇南經濟發展不太滿意,所以才會將這個兩度蟬聯全國經濟增速冠軍城市的市委書記調整到滇南擔任組織部長,就是要進一步促進滇南經濟發展,尤其是要從班子建設上來推動滇南各地市州經濟全面協調發展。

褚柳也專門給兩人打了招呼,要認真對待趙國棟的調研考察,言外之意這可能也是省委書記蔡正陽可能下來調研的前哨,如果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日後情況就很難說了。

“趙部長說得對,我們文城雖然在硬件條件差一些,但是我們要力爭在軟件服務上彌補起來。”韋文明嘆了一口氣,“只是有些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依然很關鍵啊,趙部長,我們文城也是深受這基礎設施建設落後之苦,我們也很想改善條件促進發展,但是財力上的限制使得我們捉襟見肘,我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說實話,國富書記和我兩人這兩年食不甘味睡不安枕,頭發都白了不少,就是想要解決這一瓶頸問題,去年省裏和鐵道部簽訂了部省合作協議,進一步打造我們滇南面向東南亞,輻射西部地區的戰略地位,規劃已久滇桂鐵路也在積極籌備,但是只聽腳步響,不見人下來,如果這條鐵路能夠按照規劃橫貫我們文城地區,那將對我們文城經濟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

韋文明的感慨也讓趙國棟頗為震動,誰說這些地方幹部就沒有一心想要謀事謀發展者?至少在他和張國富、韋文明接觸時間裏,他能夠感受到對方內心對發展變化的渴望,兩人表現出來的態度和觀念也都足以說明在貧困地區一樣有著銳意進取的好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