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誰持彩練當空舞 第九十一節 造勢而動(第2/2頁)

“得了,你幹脆說我會永垂不朽行了!”

楊彪沒好氣的道:“要以我說,昆文高速公路還算不上是咱們省裏邊最緊要的道路建設工程,國棟,滇西南和滇西北的情況你也是親眼所見的,難道這些地區對道路交通改善的迫切性會比文城低?文城好歹還有國道經過,路況也算不上太差吧?你去過滇西北那邊,路況怎樣?老百姓解決交通問題用什麽?你都是親眼所見的,我都在給黃部長提議,要大肆宣揚報道一下人家滄浪基金會,做善事不留名,一下子砸下五千萬,愣是幫德慶和三江解決了最為棘手的六座溜索改橋工程,而且還要建設三所小學校,咱們滇南真還找不出一家像這樣大氣的企業來!”

滄浪基金會最終決定出資五千萬幫助滇西北的三江地區和德慶州解決高黎貢山區最為迫切的幾座橋梁建設問題,米玲在實地考察了三江和德慶兩地情況之後頗有觸動,隨即給還在滬江的趙長川介紹了這邊情況,不但出資五千萬解決最為迫切的橋梁建設問題,而且再拿出一千萬來幫助兩地建設無所標準化的小學,以解決那些離家太遠需要寄宿的孩子們在學校就讀的問題。

滄浪基金會也提出了要求,那就是所有這些建設項目希望都能夠有一個監督相對獨立而又嚴格的體系來保障,同時也要求官方媒體不得要對這些慈善建設項目進行宣傳,他們不希望把這樣的慈善工程變成帶有濃厚商業氣息的鬧劇。

這個要求提出來很是讓滇南方面感到震動,這年頭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個人有,但是像這種做善事卻要求保持低調的企事業卻沒有聽說過,滄浪基金會雖然是單獨獨立於滄浪集團之外的慈善基金,但是在很多人眼中還是無法和滄浪集團脫鉤的,所以這也更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楊省長,在我看來滇西北地區的道路問題更多的是涉及民生問題,的確應該重點考慮,但是對於文城地區來說,這條高速公路則是一條致富路,同樣意義不比尋常,越是落後,對於這方面的渴求越迫切,這不矛盾。”

趙國棟沒有搭上楊彪的話,自顧自的說自己的事情:“這事兒你得關注著,不能全擱在我肩膀上。”

“怎麽,現在覺得棘手了?”

楊彪笑了起來,“你動員的資源不小,輿論工具都被你給發動起來了,別以為我不知道,我估摸著聲勢造得也差不離了,沒準兒下一步就能水到渠成,你就不怕我來摘桃子?”

“桃子誰摘不一樣?最終吃桃子的難道是你楊彪?”

趙國棟也毫不客氣,“那你管工業交通,不是所有的桃樹都是你在種?著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事情比比皆是,難道咱們就不種樹了?”

趙國棟有些托大的口吻倒是讓楊彪有些震動,這小子一趟京城回來口氣也不一樣了,不過的確說得有些在理,倒是把自己遜得有些小家子氣了。

“行,既然你趙國棟都這樣說,我楊彪在忸怩作態那就真有些娘們兒味道了,過了國慶節我在去跑一趟京裏,你那邊聯系的中華聯合投資的接洽人交給我,我會讓省交通廳這邊繼續談下去,怎麽也要把這事兒進行到底,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就不信這事兒做不下來。”

楊彪也被趙國棟一番話激起了一番豪氣,一拍胸脯應承下來。

“嘿嘿,那這事兒我就算是委托給你了,不過放心,我不會撒手不管,真需要我出力的,我不會偷懶。”

趙國棟笑笑道,他對楊彪的擔待還是很欽佩。

“嗯,對了,你回來還沒有去正陽書記那邊吧?去一趟吧,這兩天正陽書記心情不太好。”

楊彪似乎想起什麽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