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誰持彩練當空舞 第一百一十節 沖突(第2/2頁)

趙國棟前段時間專程去了京裏,據說也是去向中組部領導匯報工作,大概也有要向中組部介紹近期滇南人事調整情況以及為自己的常委身份要個說法的意思。

趙國棟和新任中組部副部長戈靜關系很深他也清楚,趙國棟回來之後雖然沒有和自己見面,但是吳元濟對趙國棟還是有相當信心的,想當初他的常委身份也一樣是被卡在了中組部那邊,但是照樣披荊斬棘過關,現在時移世易,又該輪到自己也來演這一出好事多磨了。

這樣也好,自己可以在不是省委常委的時候來推動自己和王烈觀點的一次較量,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是他王烈的觀點更符合昆州發展路徑,還是自己的設想更能贏得大家的支持,攤開來,講道理擺事實,談規劃哼論優劣,燈不撥不亮,理不辨不明,話不說不透,砂鍋不打一輩子不漏,在常委會上開誠布公的挑明,相當於來一場大辯論,吳元濟覺得這種方式也有助於大家消除歧義,統一認識。

當然如果到最後意見都不能統一,吳元濟也只有通過民主與集豐的方式來實現統一,不同意見可以保留,但形成的決議卻必須要執行。

羅長嘉的觀點很犀利,挑破了很多人都遮遮掩掩的想法,這在吳元濟看來也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東西。

房地產市場發展帶來土地市場的不斷升溫不是壞事,至少從目前來看,也算是為捉襟見肘的地方財政帶來一條緩解壓力的路子。

昆州作為滇南省會,氣候、地理環境都極其適宜居住,生物環境資源、土地資源和水資源質量極佳,周邊又富集了大量旅遊景區,可以說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這裏都是天然的宜居之城,怎樣利用這得天獨厚的優勢來促進城市發展,建成一座生態宜居之都,吳元濟也一直考慮。

土地市場持續升溫的確為地方財政帶來巨大的收益,但是怎樣來用好這筆收益,吳元濟和其他人想法不一樣,那種大修大建搞政績工程不是吳元濟所考慮的,怎樣充分冉用這筆資源來營造一個山川秀美風景如畫的城市,改善這座城市的生態環境,讓老百姓能夠充分享受到這片土地給他們帶來的好處,這是首先需要考慮的,再其次才是怎樣利用打造這座城市定位來促進城市經濟的主導產業發展。

而在他看來,王烈的觀點不能說落後或者不對,只能說不適合現階段的昆州,如果換在五年前,吳元濟肯定會毫不猶豫的支持王烈的觀點,全力打造生物產業和光電產業作為昆井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柱產業。

但是隨著城市經濟發展出現的新現象,吳元濟覺得昆州應該站在更高的一個角度來看待將來的發展,第二產業在昆州的經濟地位究竟需要多高,有多大意義,尤其是對於昆州這樣一個定位特殊的城市,這一點吳元濟覺得值得認真商椎。

第三產業是否可以作為這座城市的支柱產業,這一個問題應該是雙方爭論的關鍵,昆州可不可以實現跨越式發展,在不依賴於第二產業的情況下實現整座城市的轉型發展,走出一條新路子來,這一點上雙方觀點迥異。

王烈和羅長嘉的觀點矛頭都指向了房地產業以及附屬的金融業、旅遊業、會展業、服務業的發展是否能支撐起昆州的發展,在這一點上吳元濟也曾經進行過相當認真的考慮,甚至市委政策研究室也對這個命題進行了專門的研究。

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如果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三到五年內房地產行業還將是一個蓬勃發展階段,但是昆州要想完全依賴房地產行業發展肯定不現實,而必須要在這三五年內實現過渡,就是要將金融業、旅遊觀光業、會展業、酒店業、商貿業等第三產業發展起來,使之在房地產業大潮消退之後發揮扛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