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驚濤拍岸 第六十三節 牌(1)(第2/2頁)

雷向東與趙國棟也曾經在這個問題上進行過多次探討,對於民營企業走出去的問題上,國際開發銀行已經走到了最前列,但是就目前來說,更多的是針對普通項目的支持,比如一般性的生產制造行業,或者說是建築等服務類產業的對外投資扶持,涉及金額一般也都在一億元以下,以幾千萬金額比較多,這點數額對於資源性行業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即便是這樣也有不少言論抨擊國際開發銀行已經變成了民營企業的專屬銀行,對於國有企業這一塊市場基本是處於放棄狀態。

為此雷向東也多次撰文回擊,表示國際開發銀行就是要旗幟鮮明的支持條件符合的民營企業進入海外市場壯大發展,但是在對待民營企業進入資源性行業可能對資本的大量需求這一新問題,雷向東一樣也持謹慎態度,畢竟動輒數億甚至上十億幾十個億的資金需求,國際開發銀行要開這個口子,如果沒哼哼關部門的明確政策支持,就算是項目預期再好,他也不敢開這個口子。

要想打破這個籠子,就首先必須要在政策上獲得支持或者說改變,而這正是趙國棟現在想要做到的。(啟航更新組提供文字,弄潮吧首發)民營企業在獲得金融支持上的弱勢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在這方面更是想要發展壯大的瓶頸,當國有專業銀行行長們排隊上門懇求那些個財大氣粗的央企或省屬國企巨頭們貸款時,民營企業家們尤其是中心民營企業家們卻是為了打通銀行大門獲得貸款而焦頭爛額,這種鮮明的對比也映證了在當今國內經濟中,誰才是真正的主力軍,誰才是真正的帶頭大哥。

雖然內資民營經濟所占比例已經在去年突破了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在諸如投資、勞動就業貢數和稅收貢獻更是大大超過了國有經濟,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針對民營經濟的種種限制依然如故。

正因為如此趙國棟一直希望以點帶面,想要從某個領域中的某個具體行業來尋求突破,以求達到一個示範性的效果,而在這前期就還需要大量的資料準備。

僅憑自己的力量是不足以改變這一切的,雖然現在已經出現了一些破冰的勢頭,但是趙國棟希望自己能夠助一把力,讓這一切來得更快更順理成章一些。

他選擇的方向就打算在化肥尤其是鉀肥行業上的突破。

因為這個行業就目前情況來說是一個最佳的機會,國內鉀肥資源貧乏,而且集中在西部自然環境惡劣和基礎設施落後地區,而隨著國內農業生產對鉀肥需求的日益增長,國內鉀肥資源滿足需求的比例已經下滑到了百分之三十以下,而賴以生存的國際市場保障集道則掌握在三大鐘肥聯盟的壟斷之手中,而根據發改委和商務部獲悉的一些秘密消息,礦業巨頭必和必拓現在也在瞄準鉀肥市場,試圖通過兼並的方式直接進入鉀肥原料市場,借此實現間接壟斷,這一點也引起了中堊央高層的高度警惕。

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再加上力拓在鐵礦石市場形成的莖斷局面給中國鋼鐵產業帶來的巨大傷害令人不寒而栗,鐵礦石談判年年談判,年年受挫,中國鋼鐵行業在鐵礦石談判中的話語權被錄奪給國內產業帶來的損失難以用金錢計算,也使得中堊央高層對於鋼鐵產業上遊資源被拖制在國外巨頭手中帶來的產業危害性相當警覺,而現在鉀肥資源又有向這個方向發展的趨勢,不能不讓中堊央感到憂慮,而這一點正好可以成為趙國棟可以打的一張好牌。